汴梁,鳥巢體育場。

第二輪第一場新蹴鞠大賽正式比賽,皇天隊對戰樊樓隊,在下半場進行了一刻鐘之後,樊樓隊在下半場變陣後由核心隊員李昊找到機會,在禁區內跟吳迪形成配合,而這次進攻讓皇天隊最後不得不選擇犯規來阻止,而在禁區內的犯規也是直接給到了樊樓隊一個點球的機會。隨後,在上半場比賽中表現平平的李昊頂著巨大的的壓力主罰了這個點球,一蹴而就直接命中,在下半場比賽一刻鐘過後,樊樓隊成功改寫了比分,透過這個點球再次取得了比分上的領先,目前場上的比分改寫為了二比一。

場上,樊樓隊這邊最開心的一定是李昊了,他頂住了壓力,而且也證明了自己,由自己親自將兩個隊伍的比分差距再一次拉大,這不單單是對李昊信心的提升,對於樊樓隊的整體士氣也是有一個巨大的幫助。

當然,另一邊的皇天隊這邊,對於現在這個結果,雖說隊伍陷入到了落後的局面,但是王達和王一也十分清楚,這個球不能怪周哲,也不能怪剛才那個犯規的隊員,畢竟那種情況下犯規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了。只不過,這個球被對方踢中後,皇天隊再一次處在了落後的局面。然而,從王達和王一的臉上倒是沒有看出一些慌張,這和他們隊伍並不是第一次處在落後局面有關係。上半場的時候也是如此,上半場率先進球的就是樊樓隊,而後過了五分鐘,皇天隊就將比分給追平了。

只不過話雖如此,球隊現在處在落後的局面也是不爭的事實。所以當下皇天隊還是要想一個能夠快速追平比分的辦法。

“看來,只能用那個陣型了。”王一看向王達,說話的樣子看上去已經是下定了決心。

王達點點頭,說道:“嗯,不管怎麼樣,都不能輸。”

比賽繼續進行,這次皇天隊的調整時間非常短,基本上在對方點球踢進了沒過兩分鐘後,周舫就已經拿著蹴鞠朝著中線走去了。樊樓隊這邊自然也是不敢怠慢,他們清楚,上半場比賽他們進球過後沒到十分鐘,就被皇天隊給扳平了,現在下半場比賽還有不到半個小時的比賽時間,他們是不能鬆懈的。畢竟像剛才一樣的進攻機會再想找到實在是十分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因為剛才是靠著李昊吸引住王一的注意力,後來調虎離山才取得的進攻機會。而接下來,樊樓隊再進行進攻,王一肯定是會對李昊進行貼身防守的,那個時候,樊樓隊想要在陣地戰和運動戰中得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皇天隊的中場有了王一的加入,和樊樓隊對抗起來也是不會落下風的。所以,接下來樊樓隊如果還想取得進球的話,那就只剩下一種方式,就是他們上半場獲得進球時候的進攻方式,防守反擊。

然而,李昊看到對方站在中線上的球員時,卻又是感到有些吃驚。周舫自然不必多說,而另一個在中場準備開球的隊員,竟然是另外一位中場隊員。

李昊仔細想了想,這才反應過來,在剛剛點球進了之後,皇天隊是做了一個人員調整的,這也是這場比賽進行到現在的第一次人員調整,現在在中場準備發球的這位,就是剛剛上場的球員,看樣子他是處在中鋒的位置上。

竟然不是王一來發球,李昊四下看了看,隨後發現,王一竟然進入到了他們樊樓隊的半場等待。

顯然,透過這次換人,樊樓隊的陣型再一次發生了變化。

解說臺上,折克行看著皇天隊的陣容,又看了看那名新上場的隊員,說道:“看來,皇天隊是要用出最強大的攻擊型陣型了。他們新上場的這名隊員是一個組織型的中場球員,在傳球和帶球方面能力突出,可以說不輸給周舫,而王一現在去到了鋒線的位置上,也就是中前鋒的位置上,他可以做到在前場進行組織進攻,並且串聯起周舫、那名新上場的中場球員和前場兩個邊鋒王達以及曾番之間的聯絡,這樣的話,皇天隊的進攻能力可以說鎝到了巨大的強化,這是一個全力攻擊的陣型。”

休息區內,陸垚看著場上皇天隊陣型發生的變化,表情也是少有變得興奮起來,一旁的陳晨詢問陸垚原因,陸垚說道:“這個陣型能否成功,關鍵點就在於皇天隊新替換上場的那名中場隊員,他跟周舫的配合,能不能達到之前王一在中場時候可以發揮的作用,如果可以的話,那麼皇天隊這個陣型的攻擊力非常強大,不知道樊樓隊能不能守住。其實這個433陣型才是最適合皇天隊這種有著多個攻擊隊員的球隊。”

433陣型由1名門將、4名後衛(兩名中後衛以及兩名邊後衛)、3名中場、3名前鋒(1名中鋒和兩名邊鋒)組成。這三條戰線的球員將球場分成了5個垂直通道,是提倡球權控制、三角傳遞的代表性陣型之一。

433陣型憑藉其站位得天獨厚的優勢,即便不進行任何的人員輪轉變化,也可以在球場上構造出9個三角傳控體系。簡而言之,每3個球員可以組成一個相對較小的傳控團體,可以有效化解對方在區域性施加的逼搶力度,是433陣型構建傳控體系的關鍵環節。

或許球迷們很難理解,為什麼如今有那麼多的名帥在組織進攻端都推崇三角傳遞。所謂三角傳遞,就是說每個球員在拿到皮球時,周邊至少有兩名接球點,與其形成一個三角傳控體系。三角傳控體系建立後,如果對方只用1~2人進行逼搶試圖破解,持球人只需要將皮球傳給另外一位潛在接球人就可以,對方的逼搶體系自然不攻而破。

同時,這套體系也為球隊創造了輪轉換位的空間。眾所周知,433陣型對於邊後衛的利用極為重視,在進攻狀態下,邊後衛會高度前插來到中場靠前位置,甚至在某些時候進入邊鋒所在的區域,衝擊對方的防守腹地。當邊路擁有邊後衛衝擊對方的防守體系時,兩名邊鋒就會獲得更加自由的跑動空間,以求在部分時間下大幅度回撤參與組織排程。

在組織進攻發起時,兩名邊後衛並不能提供太多的幫助,他們的職責主要是利用速度優勢衝擊對方的邊路防線,以帶走對方在邊路的防守力量。

進攻組織端的主要職責則需要中後衛來承擔,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僅僅依靠兩名中後衛,是很難承擔起球權向前輸送的重任。在這樣的背景環境下,就需要有後腰適度回撤來協助組織排程,這種輪轉也就是我們通俗意義上所講的“後腰回撤”。後腰回撤可以讓後防線在短時間內出現3名後衛,極大增加後防的傳球點,讓對方的逼搶陣型被徹底攪亂。

在中場,3中場看似人數單薄,實則也形成了一個三角傳控體系,亦是433陣型頗受追捧的重要原因。要知道,在上個世紀流行一時的442陣型看似在中場擁有4人,而在具體進攻時僅僅只有處於中路的兩人,左右兩邊的兩名邊前衛往往需要承擔大量的前插任務。從防守來看,邊前衛離開後,僅依靠兩名中場之力是很難覆蓋遼闊的邊路防守空間的。3中場的存在則可以有效彌補這一缺點,左右兩名中前衛在場上的位置相對靈活,其實補位也可以填補邊路的防守空缺。

在由攻轉守過程中,433之所以能夠火爆全世界,與快速輪轉後所帶來的陣型變動也有很大的關係。針對那些喜愛中路滲透的球隊,兩名邊鋒並不會在站位過程中過度拉開,而是會積極圍繞在中鋒身旁,極大增強球隊在中路的防守攔截力度。當這兩位邊鋒位置回撤到中場,球隊的防守陣型就會變為451,一方面增加了中後場的攔截面積,另一方面在反擊中也可以透過邊路球員的推上變成253陣型。

在進攻狀態下時,三中場對陣兩中場的明顯優勢也是逆轉戰局的重要原因。對於絕大多數球隊來說,盯防一個三人傳控小組絕非易事,依靠人數相等的1對1盯防成功率相對較低,如若碰到類似於哈白布這樣的明星中場,容易淪為對方的“玩物”。

433陣型所帶來的控球便利以及壓上力度是主教練所苦苦追求的。但對於中下游球隊來說,長時間的控球未必就是一件好事,球員個人實力有限,盲目強調控球率或許能夠將球權更長時間的掌握在自己腳下,但也會給予對方更多的逼搶空間。球員無法完成主教練所安排的傳遞任務,反而在後場白白丟失球權,直接致使原本已經構建完成的433體系崩盤。

表面來看,三名前鋒組成的進攻線有力增加了球隊的進攻力度,而球員位置的靈活性也讓中場能夠時時刻刻得到支援,甚至不少頂級中鋒還能在回撤時擔任前腰重任,承擔起外圍威脅球傳遞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