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時月 第四百零六章 中場對決(第1/2頁)
章節報錯
新蹴鞠大賽第二輪第一場正式比賽,皇天隊對戰樊樓隊,目前雙方已經進入到了下半場的比賽中,上半場的時候,雙方各進了一球,比分是一比一。不過,率先進球的樊樓隊是靠著防守反擊完成的射門,而在比賽進行了半小時後,皇天隊利用換人後的戰術成功將比分給追平,其實場上的主動權目前看來依舊是掌握在皇天隊的手中的,因為雙方進入到下半場比賽中,皇天隊的陣型並沒有發生變化,雙方也沒有進行人員上的調整,這樣一來,皇天隊的進攻依舊是王達王一和曾番三個人之間來進行配合。相比起皇天隊,樊樓隊將重心放在了本來就有一些優勢的中場上,雖說人員沒有發生變化,但是樊樓隊的陣型開始發生了改變,他們將中場方面變成了三中鋒加上雙後腰的組合,而前鋒方面依舊是上半場打入進球的吳迪作為單前鋒來作戰。
下半場開球的是樊樓隊,開球后,他們和之前皇天隊的選擇一樣,並沒有主動積極地發動快攻,而是中場區域內五個人在進行著傳球配合,當然,核心點依舊是圍繞著李昊展開的。作為樊樓隊的核心隊員,上半場李昊自己的發揮只能說是中規中矩,下半場他是一定要有作為的,這個時候如果能力突出的球員不站出來掌控局面的話,那麼後果將會不堪設想。
另一邊,皇天隊這邊中場依舊是五個中鋒隊員的平行站位,而王一就處在球場正中央的位置上,從對位來判斷,王一應該是負責專門盯防李昊的。兩個隊伍,現在人數上都是五名中場隊員,只不過皇天隊的五人都集中在一條水平線上,而樊樓隊這邊兩名後腰跟他們之間還有一定的距離。
經過上半場的對決後,大家彼此都心知肚明,這兩個隊伍的對決,基本上都是圍繞著中場這個區域展開的,可以說哪個隊五在中場區域佔據了優勢,就可以佔據場上的主動權。皇天隊這邊,為了在中場能夠跟樊樓隊相抗衡,王一這邊回到了中場的位置上,雖說王一個人能力十分突出,還有這段時間裡培養出來的周舫來作為補充,皇天隊的中場實力應該算是不俗。但是,樊樓隊整體的中場實力可是非常強大的,即便是有了王一的加入,但是在整體性方面,並不一定會比樊樓隊做的更好,所以,面對現在樊樓隊的進攻,皇天隊也必須選擇謹慎防守,不能有絲毫大意。
其中,足球比賽中,中場隊員的意義在某種程度上要比前鋒還要重要,他們是一箇中轉站的作用,同時,對中場隊員個人能力的要求也要更強,他們並不像前鋒和後衛一樣有著極致的攻擊或者防守能力,但是對於中場隊員來說,攻防平衡才是一個最完美的標準。
中場球員在比賽中起到排程的作用,也是一場比賽中觸碰球次數最多的位置。所以要具備嫻熟的地面傳接球的技能。還有中場球員經常要帶球擺脫對方的盯防,所以同時也要具備嫻熟的盤帶技術和擺脫能力。中場球員往往也是得分的關鍵人物,所以射門的能力必不可少。進攻屬性的中場球員根據屬性大概分為兩種:組織型中場和攻擊型中場。
組織型中場:顧名思義,組織型中場是進攻時的組織者。那麼作為進攻的組織者必須具備高於其他球員的觀察力和瞬間決策的能力。同時還要具備超乎其他球員想象的創造力和大局觀。只有這樣,組織型中
場才能使進攻更加多樣性。在比賽中雙方對戰的時候,只有讓進
攻更加多樣性才能有更多的勝算。攻擊型中場:要具備優秀的空間判斷力。攻擊型中場最鮮明的特點就是,要能傳出致命的威脅球。這個能力要具備很強的判斷力。不單要判斷隊友的移動速度,同時還要判斷出對方防守球員移動的速度,才決定傳球的力度。還要具備快速前插得分的能力。有時前鋒球員做牽扯,這個時候就是攻擊型中場前插得分的好機會。和進攻型中場在場上的責任不同,防守型中場需要成為球隊後防線身前的最後一道屏障,最被球迷熟知的就是巔峰時期的切爾西中場悍將坎特,想要成為一名頂尖的防守型中場,必須具備的就是出色的個人單防能力,能夠在場上貼身防守對手威脅最大的球員,不斷透過合理的身體對抗和積極的拼搶來降低對方核心的進攻威脅,除此之外,還需要具備出色的協防意識,能夠彌補球隊防守端的漏洞。
除了之外,防守型中場往往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出球能力,能夠在球隊完成防守之後的第一時間完成攻防轉換,將足球交到進攻球員的腳下,利用對方立足未穩之際,打對手一個措手不及,這樣才能夠將球隊進攻威脅最大化。
當然,還有一種中場隊員型別是B2B中場。B2B中場就是常說的全能型中場,他們在場上需要兼具進攻型和防守型中場的能力,想要成為一名頂尖的B2B中場,最基本的素質就是要有超強的跑動能力,在場上可以覆蓋兩個禁區之間的所有位置,在防守端需要幫助後防線完成防守,而且在球隊進攻時,也能夠梳理球隊的進攻並且具備一定的終結能力。
除此之外,B2B中場最需要的一個能力,那就是帶球縱深推進的能力,在球隊完成一次成功防守之後,自己可以高速帶球殺向對方禁區,或者自己完成進攻,或者在吸引防守注意力之後,第一時間將球分別其他進攻球員,很顯然,樊樓隊的李昊就是這型別的球員。
相比起皇天隊的五中場體系,樊樓隊多出了兩名後腰隊員,在中場隊員當中,後腰是一個比較特別的存在。
後腰的定義比中前衛要窄,但是因其在隊中的重要性而幾乎取代了中前衛這個術語,你要是說某某是球隊後腰,大家就會覺得該人是球隊核心,你要說他是中前衛,大家就覺得他是一個角色球員。
後腰是球隊的大腦,進可攻,退可守,有人曾說一個後腰的好壞可以決定一支球隊的半條命。後腰通常可以分為三類,技術流、攔截流和樞紐流。
技術流後腰得有全隊的技術優勢,還要有在比賽中無處不在的技術壓迫和搶斷,球丟了用保持良好的區域性優勢圍搶,你要反搶我隨便前後左右都可以出球,球到誰腳下都可以控制,誰控制都非常出色。而攔截型的後腰,搶斷是主要工作之一,保護後防線,遏制對方的突破,如果搶不下來,就地放倒,畢竟這個位置的任意球威脅不大。所以犯規是家常便飯,黃牌是經常收到。
而樞紐型後腰則更加全面,即能攔、能搶、意識出色、控制能力強、能組織有效進攻的配置,也就是樞紐流的後腰。
後腰是防守的核心。無論是以前442菱形中場的單後腰,還是現在4231的雙後腰,都直接支撐整個球隊的中場防守。這就要求一名能夠擔任後腰的隊員,必須從戰略上明白自己存在的意義所在。除了高水平職業球隊從後衛開始發動進攻的能力之外,一般中場組織、調動和整個戰術執行的初始過渡重任,在後腰身上,於是擔任後腰的球員肯定要立足於防守,對本方中場和過了中圈弧頂之後的三十米區域有很強的位置感,能夠正確地解讀防守和進攻的局面,以自己的執行力主導戰術的走向。
典型例子:1998年法國隊隊長德尚,1997年歐洲冠軍盃得主多特蒙德隊主力後腰保羅·索薩。德尚是攻守俱佳的球員,在國家隊因為有“地中海男”的緣故,德尚更多是進行防守,並佈置整個隊伍的防守體系。1998年世界盃淘汰賽階段的比賽,是德尚對於後腰球員教科書一樣的教材。
保羅·索薩最好的表現是在尤文圖斯和多特蒙德,特別是97年的歐冠決賽,此君在場上幾乎贏下了每一次的、對尤文有球球員的貼身逼搶,將整個尤文的進攻體系的運轉破壞得凌亂不堪,這場比賽是一名成功的技術型後腰在戰略上的正確解讀。
後腰需要全面的才華以保證自己的戰術執行力。
體能方面,中場“米字型”移動和反覆拉鋸奔跑、頻繁身體對抗的能力。身體對抗是足球的特色,因此除了犯規,正確的身體對抗能夠造成防守的威懾力,給對方進攻球員形成心理壓力。
技術方面,準確的傳球、持球、護球能力——在低水平的業餘比賽當中,後腰被強調快速一腳出球,那是因為隊友對於後腰的支援不夠,而且跑位不合理,無法給後腰拉出持球的時間和空間。但一名好的後腰,持球和護球的能力是要足夠強的,一個是對方球員不敢輕易上搶(怕吃牌),另一個就是無法對後腰的進攻方向進行準確預判。
意識方面,位置感和預判最為重要。好的位置感能夠讓一名後腰在不需要劇烈身體對抗的的情況下就能阻斷、破壞甚至成功搶下對方進攻隊員的皮球,完成極少犯規的侵略性防守;而正確的預判能提高防守的質量,特別是防守“補位”和“回位”,不會破壞整個防守體系,甚至能快速進入由守轉攻的環節。
其他方面,例如開闊的視野,對隊友跑位水平(包括能力和路線)的正確解讀,代替後衛犯規的勇氣,這些都是後腰球員應該具備的素質。如果說高水平後腰還有什麼做得更好的話,那就是對對方球員的解讀能力。這一點主宰著後腰進攻和防守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