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352陣型的整體來看,其固有的缺陷便是陣型的左右兩個側翼暴露有巨大空當,而從單位個體來看,352陣型中的單後腰無疑是最為薄弱的環節。經過改良後的新型352陣型在中場僅有一名拖後的防守型中場,而在防守型中場後腰兩側的區域也是對手著重打擊的區域。

作為三名中後衛身前的最後一道屏障,他既要有足夠的防守能力,還要有極強的組織進攻的能力,如果這個位置不能選擇一名非常優秀的後腰球員,那麼球隊的進攻與防守都會受所限制。由於352陣型在中場擁有著強大的控制力,所以通常會從後場發起進攻,輕易不會選擇長傳衝吊或防守反擊。352陣型主要以控制局面、進攻為主。由後場發起進攻,這就要求中後場的球員具備一定的腳下傳球功底及護球能力。透過在中後場的來回傳倒,逐漸滲透,才能夠將中前場的人數優勢充分發揮出來。

三中衛之間的距離應保持合理,並儘量拉開寬度,同時也要求有一定的護球能。352陣型裡的三名中後衛可以說是此陣型最為關鍵的一個部分。因為他既決定了球隊的進攻該如何發起,又影響到球隊防守時的互相保護與策應。

當本方從後場發起進攻時,三中衛需快速散開,利用好球場的寬度。

左邊中衛與右邊中衛需要擁有一定的帶球護球能力,並且從後方的出球也必須準確。因為當他們向兩翼展開時,接到隊友傳球時身後是空無一人的,他們必須在這樣的條件下保持控球,若缺少合適的傳球路線或傳球太慢是很容易被對手抓住破綻的。

後腰需要一定的組織串聯能力,處在對手盯防相對較弱的中場深處的後腰,承擔著透過準確的傳球來組織進攻的職責。前尤文圖斯隊員皮爾洛是這個位置上的楷模。這一位置不但需要球員具備參與防守、積極在場上跑動等與個人技術關係不大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需要保持開闊的視野,在比賽中時刻把握場上的態勢,調整自己的站位。

從功能屬性的角度上來看,邊前衛的進攻屬性要強於邊後衛的進攻屬性,而邊後衛的防守能力要強於邊前衛的防守能力。

352陣型裡的兩名邊前衛,有時並不需要有太多的壓上進攻,而是保守的站在後腰兩側保護著後腰,避免對手斷球后的反擊,本方半場空虛少人的情況發生。如果盲目的壓上進攻,而被對手搶斷時,自己身後僅有一名後腰和三名中後衛,共4名球員進行防守,防守兵力捉襟見肘。因此352陣型裡的邊前衛不需要每一次都冒險參與進攻,所以教練需要選擇適合擅長進攻的邊後衛來踢邊前衛。

352陣型裡前腰活動的範圍比較廣,在球隊由後向前進行球路組織時,前腰隊員有時需要回撤幫助後腰球員進行組織。在前場陣地戰進攻時前腰球員也要把握時機,來到邊路與邊前衛、前鋒隊員展開配合並最終向禁區裡送出傳中。

與4後衛體系不同的地方在於5後衛體系在進攻時左右兩名邊翼衛可以大幅度的壓上進攻,從而在進攻端擁有足夠多的人數,且具有很強的層次感。而在防守端,5後衛體系有它天然的劣勢:在球隊陣型的外圍側翼往往會暴露出巨大空當而被對手所利用。

相較於4後衛陣型,353的最大優點就是352和532之間的轉換,當球隊的防守壓力很大時,兩名邊鋒回撤變為邊後衛,3後衛就成了5後衛,此時禁區內的防守空間被極度壓縮,防守效果得到很大加強。

352陣型裡的邊鋒位置,他們站在5中場的最外側。當球隊組織邊路進攻時,5中場的人數優勢和邊鋒球員的特殊位置很容易形成配合,一旦兩個邊路球員有足夠的個人能力,邊路攻勢將變得異常凌厲,容易形成2過1或者2過2的成功突破。當邊鋒助攻插上時,一旦對方斷球反擊,而本隊的中場球員無法及時補位的情況下,邊鋒身後將出現大片空當;而實際上,在強強對話時,即使邊鋒球員沒有壓上助攻,他與中後衛之間的空當也是最容易被高手利用的。

352的進攻組織容易成型,一板一眼,但從另一個方面說,這也恰恰是它的缺點。一板一眼過分了,也就成為了死板,對手很容易摸清本隊的進攻套路進而嚴加防範,因此當遇到攻堅戰時,352總是顯得很吃力,無法出現令人意外的配合。

4後衛陣型裡的邊路球員可以自由換位,但是352陣型則不然,由於身後空單過大,而兩名邊鋒又身處5中場的兩端,距離太遠,換位就變得非常困難,換位時一旦遭到斷球后果將不堪設想,因此,你很難見到353陣型裡有經常換位的邊鋒。不能換位也就意味著進攻位置的固定,對於對方來說防守難度就小了一些,這也是352容易被針對,容易被防死的原因之一。

由於該陣型中場人數比較多,所以兩名邊前衛和一名中前衛會經常聯合兩名前鋒在前場展開積極、主動的搶、斷和合力圍搶對手,一旦斷球成功則立即展開連續攻擊等;同樣,中場球員在中路或邊路展開配合防守,以阻止對方透過中場向前推進,拒敵於後場之外,使對手很難越雷池一步,以增加後場安全和加大對手的壓迫感;一旦對手攻到後場,兩名邊前衛負責邊路防守,變成532陣型,兩名中後衛負責盯死對手前鋒,另一名拖後中後衛負責鎮守門前重地,並隨時補防兩個側路。而三名中前衛應根據賽前分工,明確個人職責,如盯人、防插上和防遠射等;在整體防守時,切忌三個場區人員各自為戰,352陣型一般由前衛隊員將前後場串連起來。進攻方面,兩名盯人中後衛應及時向兩邊拉開,在邊路得球后與邊前衛配合,多在邊路發起進攻。拖後中後衛可根據當時賽事形勢參與中場中路進攻等,但這些動作必須要建立在後場安全的基礎上;兩名邊前衛重點參與各自邊路進攻,或個人突破傳中,或與其他前衛隊友、前鋒隊友配合形成邊路進攻。其餘三名中前衛應按照賽前分工進行組織、插上、遠射或轉移配合等,向對手展開大膽的進攻;兩名邊前鋒之間應積極的跑動和配合,或與插上的前衛隊友配合,創造和利用空擋,尋覓射門機會;

在整個進攻體系上,三名中前衛為進攻樞紐,將三線有機銜接起來,以牢牢掌控整體進攻的主動權。

陳晨看著場上皇天隊重新用出的陣型,他清楚,王達和王一跟楊濤可是不一樣,他們不會用那種所謂的半成品陣型去迷惑對方,他們既然用出了這個陣型,顯然是已經有所準備的,也是算準了自己在中場方面和樊樓隊的對決會出於劣勢,這才用出了這個陣型。

雖說後防線上只有三個隊員,但是面對對方單前鋒的陣容,只要防守得當,不出現跟之前一樣的失誤,還是能夠防下防守反擊的。

而這個陣型的核心點在於,現在王一加入到了中場的陣型當中,雖說周舫剛才一對一面對孫天的時候吃了虧,但是王一一旦進入到中場的體系當中,這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不過,曹誘和韓文遠的目光倒是沒有放在王一身上,他們的目光集中鎖定在了那個現在站在之前王一位置上的,邊鋒隊員。因為皇天隊並沒有在丟球之後採取換人,所以場上的隊員還是那首發的十幾個人,但是位置上倒是有了變化。

“那個現在頂替王一擔任邊鋒的是誰?”倒是陸垚,率先問出了這句話。

此時,解說員折克行回答了陸垚這個問題。

“現在王一成為了皇天隊的中場隊員,而這個352陣容,兩個前鋒,一個是王達,而另一個,是剛剛處在中場位置上的另一位皇天隊隊員,曾番。”

陳晨說道:“他開場以來沒什麼斬獲,一直是處在中場的位置上的,如果他的能力真的超過周舫,剛才要帶球進行突破的就應該是他,真不知道皇天隊讓他去做前鋒有什麼用,我覺得只不過是為了給王一弄出一個位置來組織進攻罷了。”

陸垚搖搖頭,說道:“換了位置,作用可能完全不同,你看吳迪就是一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