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身體競技」無論在國內外,都有著重要的文化地位。如今的拳擊、UFC、格鬥等一對一的「比武」專案,都是由古代的「擂臺」比賽發展而來。

武功超群,身懷絕技,一直是古代「英雄」的標配。為了找到優秀的夫婿,比武招親並不罕見。通常由女方設下擂臺,邀請公眾報名參與,以武功最好者獲得婚約,也有的是武功世家女方很能打,誰打得過誰就有資格娶。當然,敢這樣操作的都是大戶人家,萬一挑一給女兒找個武藝高強的夫婿。沒錢沒顏,一般人不敢這麼玩。

在古代的武學流派中,使用暗器其實一直是不入流的手段。因為暗器既難防禦,命中要害又容易致命,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暗器的威脅極高。所以,「女兒村」在古代打擂臺的話,是不能夠使用暗器的。有些比武規則甚至規定不能使用武器,這與今天的散打比賽極為相似。

如今無論是拳擊還是其他同類比賽,都是有規定時間的,點到為止。但是在古代擂臺,卻並非都是如此。有些比賽是一定要分出勝負的,甚至會提前籤「生死狀」,直到有一方被打死為止,這樣的比武十分殘酷。三國志中記載,張飛曾大戰馬超幾百個回合,從白天一直打到黑夜不分勝負,當然,這其中有文學加工的誇張成分在。在夢幻西遊中,PK的回合上限是150,最久的戰鬥能持續2個多小時。

武術文化之所以經久不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比武是官方認可的「考試」制度。在唐代,科舉分「武舉」和「文舉」。「武舉」由兵部考試,考試內容除「騎馬」、「射箭」等科目外,也有1對1的擂臺較量,按照成績,分別以武職錄用。如果能考中武進士,毫無懸念的就可以光宗耀祖,走向人生巔峰。在遊戲中,每個月一次的「英雄大會」,就是由此而來的。參與可獲豐厚獎勵,優勝隊伍更可獲得絕無僅有的稱謂,深受廣大玩家喜愛。

其實要說從古代到近代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全國性的擂臺大賽,那就要屬1929年的杭州國術遊藝大會。

1929年杭州國術遊藝大會於11月9日下午開始報到,杭州清華、清泰第二旅館門口的綵樓上掛著「國術遊藝大會招待所「的絲綢橫幅。第二天,來自全國12個省4個特別市的武林人士共赴盛會。代表中年紀最大的為奉化代表阮增輝68歲、最小的為溫州代表林標7歲。先後報到參加表演人數為270人(實為345人,參加比賽的為240人(實為125人。

大會會場設在杭州鎮東樓(通江橋舊撫署之空地上,面積約三十畝。由場務處僱人平整場地,建造擂臺。趕製長凳幾千條、以備觀者坐用。會場大門口設售券處,每坐賣一元。此外還有票面為四元可分十次觀看的票券。會場門口又扎有松柏牌樓二座,以紅綠綢纏之,並書有「提倡國術,發揚民氣「等字。會場正中為擂臺,臺極大,為正方形高四尺廣六十尺袤五十六尺。臺前橫額有「全民皆國術化「,旁有一聯寫著:

一臺聚國術英雄,虎躍龍驤,表演畢身功力,歷來運動會中無此舉。

百世樹富強基礎,頑廉懦立,轉移千載頹風,民眾體育史上有餘思。

臺上懸中山先生像一幅,並聯雲:

五州互競,萬國爭雄,丁斯一髮千鈞,願同胞見賢思齊,他日供邦家驅策。

一夫善射,百人挾拾,當今萬方多難,請諸君以身作則,此時且民眾觀摩。

上首為評判及監察委員席,上左為軍樂隊,上右為記者及攝影席,後臺為休息處。首臺兩旁為參觀處。場中四周貼滿各種標語。

其比賽規則曾作幾次更動,一次比一次簡單,第一天主要是打點得分。其規則大要如下:(1)比試員同時按規定組自行抽籤,即以各人抽得之數相同者為對手

;(2登臺必須用大會備用衣服腰帶;(3三次為限;(4每次三分鐘;(5三局二勝為勝;(6如故意逃遁被對手追擊三分鐘不敢一較者為完全失敗。(7不準挖眼、不準扼喉和打太職穴、不準取陰,違者按刊事條例處;8人數到十人時不以擊中為勝,當以打倒或封住對方手腳令彼失去失去繼續比賽比試能力為勝;(9如視之危險或自知功力不到比與不比聽之,如情甘入場,比試如遇重創本會不負其他責任;(10外國人要比試,規則另定之(西湖博覽會時,外國人極多,但這次比賽龍爭虎戰,各種技藝均可用上,相博異常激烈,外人為之膽寒,無一人敢入場求試者。(11細則經浙江省政府核准施行。

比賽進行到第二天時,因先一天比試雙方拳腳往來難分勝負,故規則又作了改動。規定打倒為負,或自認輸者為負。如打四分鐘未見勝負準休息兩分鐘再打,如仍無勝負則以平手入下次比試。

出的前三名,都是北方拳手,兼習太極、形意、八卦和摔跤,都是彪形大漢。

第一日共比試打了兩組。聞振飛、王浦(南拳與河北候秉瑞、山東周化先二對打平,朱國祿、王林喜對打,王因與朱師兄弟自退外,尚有二對北拳對打,餘者皆為南北拳對試。因南北技擊差異太大,故習南法者全部敗北。南北拳對打往往是一動手即分勝否。所以打得快而利索。唯第八對高守武與韓其昌之北拳對打還能引人入勝。高用猴拳,韓用形意,雙方均對對方動作心領神會,格擊互不相讓,勢均力敵,全場觀眾多次為之鼓掌。打至六十餘合時,高以一退勝。第十六對為江蘇泰縣27歲的姜尚武對同縣46歲的聞學楨。第二聲笛鳴後,姜即甩手逗聞,聞一出手即將姜夾肩臂摔倒。細觀前日表演,姜所習的均為花法套子,故有此敗(姜捱打後忽然開悟,第三天覆試時第一個棄權。

第三組比試,第一對為劉高升與曹宴海。這是觀眾期待以久的一對。比試開始,曹左手一揚欲試劉的掌力,劉一拍曹即半身麻木。曹後退兩步,發現劉的步法呆笨。十秒種後,曹見到劉求勝心切,氣往上衝,體力也浙不濟。當曹退到李景林座前時,適有招待員為李泡茶,李即指著桌子對招待員一語雙關地說:「把它抹乾淨。「此時,劉正好右掌打來,曹即45度上右步用了一個抹踢將劉打倒。劉不服,李景林說:「怎麼不算輸?「劉說:「是摔倒的。「李說;「就是摔牛推般將你摔倒也算輸。「但曹己知劉空空如也,即說;「劉老師,我們再打好了。「臺下觀眾拍手說:「曹晏海好漢!「軍樂隊奏樂。再打時劉上前一掌,只見曹一擰身,未見何勢即將劉打倒。劉起身吐了兩口血。曹此時說:「劉老師,這回算不算輸?「劉認輸。翌日晨《當代日報》第一版特寫:曹宴海開啟劉之鐵門,內無一貨。

二十三日,打到趙璧成與郝家俊一對時,又成為大會之另一典型。趙郝二人始則各取守勢,自立門戶,互相盤旋,且言且笑。趙自退郝勝。而王建東與王旭東對打二人均取對方下路,盡平生本領打成平手。繼之由金銘恆與李好學對打,金62歲白鬚飄拂,心意拳法精熟,李亦六十歲矣,素好查拳。二人互鞠一躬,即不退讓,各使解數,其打擊迅猛不異年青人,終至相互悅服為止,乃攜手同至攝影機前合影。

二十七日大會比試之最後一天,馬承智棄權、故胡鳳山與朱國祿對打。二人體魄相當,技藝勇力均稱對敵。胡鳳山則取守勢,伺機進攻,不料朱國祿連發快拳空打,待胡鳳山注意其左側時一個反劈,胡猝不及防,即為朱打中面部而暈倒。曹宴海與章殿卿打二次,交手未及二合,曹右手扶地,後一回對峙作滑地右手撐地樣,居第四。胡鳳山與王子慶兩君體魄相當,力亦不相上下,此時均全副精神關注,角逐頗猛,終至二人抱持,互相扭結三分鐘,同時倒地,王君在

上,遂佔優勝。章殿卿與朱國祿對打時,章一腿踢去反讓朱接住,章幾次想以落地腿法反擊朱不成,為朱用十字腿向章轉立一腿踹去倒地而負。王子慶與朱國祿對打,朱則忽專取下路作逼腿之虛法,不料王就其勢直沉下去,用一硬開弓之勢將朱打倒,並傷及其左臂左膝。朱失利而王勝。當章與王對打時,章自退王勝,王子慶打章是最後一局,遂得冠軍。

「不知今天的擂臺賽,最後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況。」陸垚一邊回憶著,一邊思考著接下來即將到來的混戰局面。現在擂臺上是四十個人,但是真正開賽的時候,不可能只有他們五個人後來加入到戰局當中去。

曹評此時已經回到了閣樓當中,看樣子就要宣佈比賽正式開始了,而場上的四十位選手也都已經做好準備整裝待發,而陸垚的目光,始終盯在富紹隆一個人的身上。此時的富紹隆,倒是沒有著急掰開架勢,反倒是他開始逐一打量著場上的參賽選手。很顯然,即便是曹家人給他安排了十之八九,但是他也要從其他的那些真正想要參加這次比賽獲勝的選手當中找到幾個功夫不錯的,能夠對他造成威脅的,等到比賽開始後第一時間對他們進行淘汰才是上策。

「我看各位都已經有些迫不及待了,那麼,我宣佈,比賽……」曹評的聲音從閣樓上傳來。

「等一下!」

一聲叫喊聲傳來,打斷了曹評宣佈比賽開始的聲音。同時,在場的四十名選手,還有到場觀戰的這些觀眾們都將目光集中在了打斷說話的這位身上。

這人不是別人,正是陸垚核心五人小隊中的胖鏢師,雖說之前跟陸垚比試的時候身材還是有些微胖,不過經過這段時間的訓練,他也已經恢復到跟之前做鏢師時候一樣健壯的體型了。不過,陸垚為了方便,還是叫他小胖,這讓他有些難以理解,在得到陸垚覺得這是對他親近的人才會起這樣的稱呼的時候,他也就接受了這個稱謂。

陸垚的策略就是,自己肯定是不會做那個出頭鳥去提出上臺參加比賽的。他今天的戰術就是,首先要讓曹家人的目光集中在其他的地方,而自己的身份更多的應該是一個打手,不讓人關注到他,等到比賽快結束的時候再站出來比較好。畢竟雖說自己戴著面具,但是身形和聲音是不能隱藏的,特別是今天晏殊、韓永合、曹國舅都在上面看著這場比賽,一旦自己暴露了身份,就更不用說之後採取什麼行動了。

所以,這個時候最好是要讓其他人站出來才是,而且,如果只是單純的叫喊,而不上場比賽的話,也沒什麼作用,所以這個帶頭爭取上場權力的人,應該選自己核心隊伍中的人才是。

曹評放下喇叭,仔細看了看小胖,他哪裡會見過這人,二人的生活完全不存在任何交集。在曹評看來,這傢伙無非就是有一身功夫在身上今天到場看熱鬧的一個百姓罷了。

或許,他是對自己剛才說的關於擂臺賽的規則有些疑問,於是曹評再次拿起喇叭,這次是朝著小胖所在的方向說道:「這位公子,您是有什麼想說的麼?」

小胖倒是沒有迴避曹評的目光,不過只是看了他一眼,隨後就抬起頭,直接看向了三層閣樓中的另一位,那就是這次比賽的實際舉辦者,曹國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