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時月 第三百四十七章 潘文的應對(第2/2頁)
章節報錯
當強隊必須在弱隊面前獲勝時,他們可以打出三名後衛的陣型。球隊退出了一名後衛,增加了一名前場球員,因為三名後衛足以應付弱隊的進攻,但他們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不能放鬆。在中場留下另一名球員可以阻止對手反擊,因此三名後衛已經成為強隊和弱隊的主流陣型。
面對鐵桶防守,使用四名後衛太浪費了。三名後衛比四名後衛的優勢是在前場增加了一名進攻球員。透過球員靈活的跑動位置,你可以撕開對手的防守,並且有更多的傳球路線。因此,三名後衛可以使球隊的進攻更好,更具攻擊性。
這是一種極端的陣型打法,很容易抓住機會反擊對手。因此,球員們需要做類似於全面進攻和全面防守的事情。他們必須在整場比賽中積極奔跑和戰鬥,以彌補一名後衛造成的漏洞。他們對防守球員有很高的體力要求。他們應該高度緊張,有更大的防守區域,所以三名後衛的陣型是一把雙刃劍。
由於以下幾個方面,343陣型沒有下降,現在343陣型不太流行。
首先,總的來說,三個前鋒必然會削弱整體防守力量,代價太高,只有熱血教練才能打出來。
其次,現代中鋒的能力越來越全面。例如,伊布拉希莫維奇、曼珠和萊文可以抓住並創造機會,而邊鋒甚至後衛的移動能力和進攻和防守平衡的提高削弱了邊鋒的角色。從這個意義上說,邊鋒能力的提高促進了贊布羅塔、阿爾維斯、馬塞洛、拉姆等這一波戰術變革浪潮。邊鋒技能已經衰落
。
看著場上在隊員更換後樊樓隊的陣型,陸垚發現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你們看,新換上場的兩名隊員都是什麼位置。”
韓文遠和曹誘一看,新上場的兩個隊員都走到了中線的位置,因為剛才猛虎隊取得進球,現在樊樓隊是處在一個準備發球的狀態中。同時,在這兩個替補隊員上場的時刻,站在中線準備發球的李昊卻是說了一句。
“這麼快就要轉變位置了,本來還打算到下半場再全面投入進攻呢,不過也沒辦法,誰讓對方先進球了呢。”
說完這句,李昊便離開了原有的發球位置,朝著對方的半場走去,最後站定了位置。
韓文遠看著場上樊樓隊的新陣型,說道:“新上場的兩名隊員都屬於中場的位置,而本來樊樓隊的中場核心李昊居然是到了前鋒的位置上,而且所在的區域是禁區外的正中央,換句話說,也就是主前鋒。”
曹誘也是沒有想到樊樓隊竟然還會有這樣的戰術,他說道:“真沒想到,李昊直接變成了鋒線隊員。本來以為樊樓隊只是中場有優勢,我剛才還在奇怪,換上來的這兩個人,如果是採用新的陣型模式,他們的中場會顯得過於臃腫了,不過現在李昊到了前鋒線上,那中場變成四個人也是可以理解的,用兩個隊員來彌補李昊在中場時候的組織能力。”
不遠處的王達和王一,看樣子也對樊樓隊採取的新陣型產生了興趣,畢竟接下來他們要面對的不是猛虎隊就是樊樓隊。
“敢採用這樣的陣型,看來樊樓隊的核心隊員就是李昊。”王達不假思索的說道。
一旁的王一也是同意王達的觀點,補充說道:“不過,這個陣型的核心點就是禁區中央的前鋒,所以,對李昊的射門能力要求還是非常高的。”
“猛虎隊的防守怎麼樣,如果防守隊員能力有限的話,應該是阻擋不住樊樓隊的進攻的。”
二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著,畢竟新蹴鞠大賽的正式比賽今天已經是第二場了,再加上之前的兩場熱身賽,總共四場比賽下來,到現在為止是沒有一個隊伍敢在後防線上只用三名後衛,而派出三名防守隊員的,這種純進攻的陣型已經被陸垚在文稿上告知了所有的帶頭人,不過正因為這種陣型太注重進攻,所以導致基本所有的帶頭人也都沒有過多的重視這個343的陣型。因為他們都覺得,如果是熱身賽還好,輸贏沒有什麼影響,但是到了正式比賽上,只要輸掉一場比賽就要被淘汰,在面對這樣不勝利就回家的高強度比賽的情況下,應該是不會有人敢採用這樣的一種陣型方式的。然而,就像陸垚剛才說過的一樣,潘文這個人從來是不按套路出招的,他會採用什麼樣的方式來應對丟球后的處境,陸垚也是想不明白。而事實證明,潘文選擇了一個最大膽的做法,那就是採用343這種最重視進攻的陣型。一方面潘文覺得其他帶頭人就算是看到了這個陣型,也會覺得沒有人敢用,所以是不會針對這個陣型做一些功課去進行防守方面的佈置的。
另一方面,本來在正式比賽當中採用三前鋒的隊伍就基本上是少之又少,誰都不想做先丟球的一方。這兩場比賽下來,也就是到了現在,樊樓隊成為了第一支在鋒線上安排了三名隊員的隊伍,然而他們的長處卻是在中場方向。
出奇制勝,這就是潘文打算採用的策略,而且,他在自己的隊伍丟掉一球的情況下還能採用如此大膽的變陣,這本來就需要足夠強大的氣魄才可以做到。
場邊的楊濤看著樊樓隊的變陣,自己腦海中現在也是開始有些犯難。潘文猜想的不錯,正因為343這種陣型過於注重進攻,這次比賽是單淘汰賽制,楊濤考慮到,進攻能力不強的草根隊不可能有三名前鋒。而皇天隊的核心就在王達和王一身上,至於潘文,他們樊樓隊都是以中場控球打節奏型為主,也不太可能採用這種比較拼的陣型,所以,在對自己半區的其他三支隊伍進行了一個大概的研究後,楊濤決定不針對這個非常畸形的陣型體系做出一定的研究。然而,他也就是吃了這方面的虧,被潘文反其道行之。所以,當樊樓隊換人環節進行完,開球后,楊濤依舊沒能想明白該如何應對樊樓隊的新陣型。
而樊樓隊這邊呢,倒是沒有因為變陣而加快比賽的節奏,畢竟李昊現在變成了前鋒,新上場的兩名隊員還是要熟悉一下跟大家之間的配合才可以。於是樊樓隊跟剛開始比賽時候一樣,在中場有條不紊的組織著進攻。
看似並沒有發生什麼改變,但是因為鋒線上突然多出來了對方的一個前鋒,而且還是核心隊員,這就導致猛虎隊的後防線開始有些手足無措,他們不知道該在李昊身上投入多少的防守精力,同時,對兩個邊鋒的防守也不能鬆懈,在之前的比賽中那兩個前鋒也是給自己的球門造成過一定壓力的。
“樊樓隊要的就是現在的這種壓迫感。”解說臺上的陳晨面對蘇軾提出的為何潘文不選擇一口氣利用新陣型發起進攻的疑問時是這樣解答的。
“如果直接採用新陣型進攻,那麼毫無疑問,樊樓隊很可能會在上半場結束前將比分扳平。不過,那樣一來其實這個陣型的整體進攻方式也就會被猛虎隊給摸透。到了下半場這種陣型的威懾力就會下降。所以,雖說樊樓隊現在是落後一個球,但是他們依舊是要降下來自己的進攻節奏,讓對方永遠不知道自己會怎麼發動攻勢,給到對方足夠的壓迫力,從而降低對方的耐心和體力讓他們自己在防守端出現問題,這樣一來自己的陣型優勢才能更長時間的保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