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時月 第三百二十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1/2頁)
章節報錯
隨著展昭哨聲的再一次響起,這運動比賽時間,為時一個時辰,也就是兩個小時的比賽過程就已經結束了。開賽前,可能所有人,不管是最高權力者趙禎,再到現場來觀看比賽的每一個觀眾,他們都不可能想到,前身是皇家蹴鞠隊的皇天隊,會跟一個十幾名百姓組成的草根隊在經過一個時辰比賽後打成一比一平手。
因為這是正式比賽,和熱身賽可以有平局出現不同,正式比賽就要有點球大戰這個環節,透過點球來決定雙方誰能獲得最終的勝利。
作為這次比賽的實際主辦者陸垚,他現在也是無比的吃驚。其實就算是到了下半場,再到加時賽的時候,陸垚一直是清楚陳晨的戰術的,那就是要將比賽拖到加時賽。話雖如此,但是想要做到這一點卻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不過,陳晨最後沒有讓陸垚失望,單就從他最後冷靜處理王達和王一那個絕妙配合的表現,陸垚就知道,陳晨在這場比賽當中成長了很多,現在的他,已經超出了陸垚的期待了。既然比賽已經進行到了這裡,其實陸垚也有些好奇,說不定,草根隊真的能夠憑藉點球大戰擊敗皇天隊呢?要知道,陳晨最後那一下跳起,雖然說是頭部蹭到了蹴鞠球,但是實際上造成的影響要說有多大也不見得。
但是,那蹴鞠偏偏就鬼使神差的擊中了門柱沒有進。這多少有些運氣成分在其中,看來是老天也想要幫助陳晨一把,它也想要見證皇天隊的終結。
說起點球大戰,陸垚設定的規則倒是跟現代足球是一樣的。
點球大戰開始前雙方各自先確定好本隊罰點球的隊員和出場順序,通常透過猜硬幣的方式決定由哪一方先罰。比賽開始後,雙方輪流罰球,共罰5輪,5輪結束之後以累計進球數多的一方獲勝。如果5輪罰球結束雙方仍未分出勝負,則採取“突然死亡法”進行加罰:即雙方繼續互罰,直到出現某一輪結束時一方罰進而另一方未罰進的局面,則由罰進的一方取得勝利。期間只有當一方球隊所有11名球員全部依次罰過一次球后,才可以安排已經罰過球的隊員重新開始輪流罰球。人數多的一方需派出和人數少的一方相同的人數進行罰球,即假如一方因被罰下一人只有10人,那麼人數多的一方只能上10人進行點球大戰,但其中必須包含一名守門員。如果隊員進球后被罰下,那麼點球有效,如果球還沒有被裁判判定進球罰球手就被罰下,則算為罰丟。
點球大戰規則和常規點球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不允許補射,即球被踢出後無論是否觸及其他隊員,主罰隊員均不得再次觸球,否則視為進球無效。罰球前須以裁判鳴哨示意罰球開始,如若裁判沒有吹哨,進球則判定無效。
從規則上可以看出,其實關鍵就在於雙方誰的命中率高,一人面對對方門將,要做怎樣的射門選擇,用怎樣的角度和力度去射門,怎麼樣承擔心理的壓力。
當然,除了隊員本身之外,其實關於點球大戰,隊伍自己的一些小套路也是很可能會收到奇效,他們通常會用這些小套路來打贏心理戰。
在這裡簡單給大家舉幾個例子。
2006年世界盃1/4決賽,德國與阿根廷的點球大戰前,德國守門員教練科普克給門將萊曼塞了一張小紙條,上面寫著阿根廷每位隊員的罰球習慣。最終萊曼根據小紙條撲出了對方兩記點球,幫助德國隊殺入四強。
萊曼拿到的小紙條是大資料的成果,他的後輩波勒斯貝克的小紙條則是妥妥的“詭計”。
2017年U21歐青賽半決賽,德國點球大戰淘汰老冤家英格蘭。有趣的是,波勒斯貝克每次撲點球前都會翻看球襪裡面的小紙條。而賽後德國媒體透露,波勒斯貝克的小紙條上根本不是罰球隊員的資料。守門員教練只是給了他一張普通的首發名單,並叮囑他反覆翻開觀看,配合堅定的眼神,以此來“嚇唬”對手,製造心理壓力。
英格蘭在世界大賽上罰點球的成績向來糟糕,1990年至2016年11次點球大戰只贏了一次。不過在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上,英格蘭人也學乖了。其實早在開賽前,英格蘭隊就聘請心理醫生對球員進行評估,主教練索斯蓋特對隊員的心理承受能力瞭如指掌。
1/8決賽,英格蘭與哥倫比亞進入點球大戰,球隊的戰術教練給門將皮克福德遞了一瓶飲料,瓶子上面就寫著哥倫比亞選手罰點球的方向。每次走上門線前,皮克福德都會瞅一眼對手的資料,還會在門線上來回移動,干擾對手判斷。結果英格蘭淘汰對手,殺入八強。
除了大資料預測對手,或者用小動作影響罰球者心理,增強自家球員的信心也是很奏效的方法。這一招在今年歐洲盃賽場上也多次出現。
1/8決賽瑞士與法國進入點球大戰。世界冠軍法國隊被逼入絕境,本來就患得患失。所謂“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瑞士人沒有太多精神壓力,而隊長扎卡拿了一瓶可樂喝了起來,心態很放鬆。同時,他還給隊友來了一段激情演講,讓隊友們放鬆心態,力拼世界冠軍。最終瑞士首次晉級世界大賽八強,擺脫了“十六郎”的宿命。
到了1/4決賽,西班牙與瑞士又一次打進點球大戰。這次成功使用精神勝利法的是西班牙主教練恩裡克。他對門將西蒙說:“你能撲出兩個點球,沒問題。”西蒙不負重託,將對方3個點球拒之門外,西班牙闖進了四強。
除了這些方法之外,其實還有一個立竿見影的做法,不過不太適用於現在的新蹴鞠大賽。這種辦法
就是在點球大戰之前,更換己方的門將。
2021年8月,歐洲超級盃決賽,英超球隊切爾西與西甲球隊比利亞雷亞爾激戰120分鐘1比1不分勝負,不得不進行殘酷的點球大戰,最終藍軍憑藉替補上場的門將凱帕撲出2點球的神來之筆,以7比6擊敗“黃色潛水艇”,奪得歐超杯。差不多2個半月前的5月30日,切爾西與曼城這兩支英超勁旅相會於歐冠的決賽之巔,在葡萄牙波爾圖巨龍球場進行的歐冠決賽中,藍軍憑藉上半場第42分鐘芒特助攻哈弗茨的進球,1比0力克曼城,隊史第2次奪得歐冠冠軍。
在如此短的時間裡,藍軍接連將歐冠、歐洲超級盃兩座分量非同一般的冠軍獎盃收入囊中,並非偶然。圖赫爾半途接手切爾西,賽季三次擊敗瓜帥的曼城就是很好的證明。圖赫爾並非泛泛之輩,他在戰術和心理上完全展示了自己頂級教練的風采。
就拿這場與“黃潛”的歐超杯來說,120分鐘雙方戰成1比1平手,眼看加時賽就要結束進入點球大戰了,圖赫爾大手一揮,換門將,用凱帕替下了門迪,這樣的換人大手筆也就圖赫爾能夠做得出來。圖赫爾換凱帕上場的意圖很明顯,就是用他在點球大戰中博一下。而凱帕也不負眾望,沒有辜負圖赫爾對他的信任,撲出2個點球,幫助切爾西在點球大戰中勝出奪得超級盃冠軍。這一次換人效果奇佳,賽後被球迷稱為“神來一筆”、“神奇換人”。那麼,圖赫爾為什麼要在點球大戰之前換門將,難道是門迪的表現差強人意嗎?
《大明第一臣》
非也,門迪作為歐冠歷史上第3位單賽季保持9場零封的門將,在這場比賽中他表現神勇,多次化解“黃潛”有威脅的進攻,是將比賽拖進點球決勝負的頭號功臣。
我們只能說,門迪在120分鐘裡做得很好,凱帕在點球大戰中表現神勇。圖赫爾又不是先知先覺的神,換門將之舉其實是他玩的心理戰,門迪已經堅持了120分鐘,這個時候換凱帕上來,無非告訴對手他就是來撲點的。
而這種更換門將的方式,其實對於對方的心理和排兵佈陣是非常具有打擊性的,因為對方不瞭解這個新門將的性格,或者說是撲球習慣。不過這一點在皇天隊和草根隊身上是不可能發生的,不光是這兩個隊伍,這八支隊伍都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因為隊員數量一開始就被限制到了只有是五個人。面對如此高強度的比賽,大家都覺得應該不會到點球大賽的程度,而且,也沒有其他空閒的位置給到他們隊伍去招另外一個替補門將來,他們覺得沒有意義,所以,在沒有替補門將的情況下,對於點球大賽就沒有這種更換門將的可能性了。
“我真是沒想到,竟然第一場比賽,就能打到點球大戰,說實話我有些高估了皇天隊,當然,陳晨的草根隊實力也是出乎意料的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