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時月 第一百七十三章 隊伍風格(第2/3頁)
章節報錯
陸垚看到這三人回來落座,自己這邊說道:“讓你們見笑了,我這個樣子。”
潘文連忙說道:“你這是哪裡的話,不就是科舉考試累到了麼,休息幾天就沒事了。”
此言一出,巧妙地避開了陸垚剛才出現那種狀態的原因。陸垚知道,這是三個好友在給自己面子,不去提那件事情,於是自己也就順著潘文的話說道:“嗯,說起來,這科舉考試是挺勞累的。”
一說起科舉考試,這三個人都表現出了不同的興趣。
“快跟我們說說,這科舉考試,可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考試何來好玩的地方?”
“場面應該挺壯觀吧。”
“嗯,我也是第一次見到那麼多人參加考試。”
陸垚一個一個回答著他們的問題,在這三人的詢問下,陸垚也是簡單的跟他們介紹了一下關於科舉考試中發生的事情。
不光是陳晨他們三個,在餐桌上的陸盱、陸浩等家人,這也是第一次聽到陸垚說起自己參加科舉考試的事情。
“哈哈,我猜,你應該是拿著最多行李去參加科舉考試的人。”
當潘文聽到陸垚帶了兩大袋子去參加科舉考試的時候,忍不住笑著說道。
陸垚聽到潘文如此爽朗的笑聲,自己的心情也是好了一些,說道:“這可不一定,我記得檢查的時候,有的人帶著三五個袋子呢。”
“那是打算長期住在貢院了吧,”潘文笑著說道。
折克行這邊的關注點,倒是放在了貢院對於省試的管理制度上,聽陸垚一番解釋下來,折克行說道:“不愧是最為嚴格和有秩序的考試,所有事情都想到了,可以應對一切的突發情況。”
“嗯,不得不說,這個浮票的設計,就非常的有必要。”陸垚點點頭,的確,古代准考證的這個設計,是讓陸垚覺得十分出彩的地方。
菜上齊了,眾人一邊吃飯,一邊聽陸垚繼續說起關於科舉考試的事情。其實,要說對這件事情最感興趣的,應該是陸盱和陸浩,作為陸垚的家人,他們深知這次考試對陸垚,還有陸家都是十分重要,所以他們自然很關心考試狀態還有陸垚的作答情況。只是奈何陸垚回來的時候已經是深夜,第二天去到韓府回來之後就變成了那個樣子,所以就算是陸盱,也本想再問問陸垚關於科舉考試的細節的事情,都找不到機會。
不過現在挺好,因為潘文、折克行、陳晨的到場,讓他們可以瞭解到陸垚在這次考試當中的狀態和作答情況。然而,對於這三個陸垚的好友兄弟來說,他們最不感興趣的,就是這個部分,這三個人說白了都是粗人,不算很有文化,所以說對於考試題目之類的事情,絲毫不關心,就算是陸垚告訴他們自己是怎麼作答的,估計他們也都是一笑置之。
相反,倒是陸盱和陸浩問了許多關於考試細節的問題。陸垚也知道,自己的家人還是十分在意自己這次考試的情況的,畢竟這也關係到陸府和韓家的婚事,所以,對於陸盱和陸浩時不常提出的問題,陸垚也會予以解答。
等到陸垚將科舉考試的事情都說完的時候,卻看到陳晨坐在那裡,若有所思。
“怎麼了,想什麼呢?”陸垚問了一句。
陳晨說道:“我是在想,我以後有沒有機會,參加科舉考試呢?”
其實這三人中的陳晨,本來是比較喜歡讀書做學問的,只不過,他的家庭情況大家都知道,以前就是在外城區的一個普通的窮苦百姓,父母也都沒有什麼錢財收入,之前都是靠父親老陳,現在是要靠陳晨,若不是遇到了陸垚,說不定陳晨他們一家三口現在還在外城區過著苦日子。
陳晨始終記得父親老陳經常對自己說的話,想要改變現狀,就只有科舉考試這一條路可以走。然而,不管是讀書的成本,還是為了科舉考試需要消耗的時間成本,陳晨當時都是拿不出來的,對於一個自己不幹活就沒有收入的家庭來說,陳晨怎麼可能整日什麼都不做,在家看書呢?
而且,之前的時候書籍的成本也很貴,陳晨已經忘記了,家中的那本《論語》,已經被自己翻過多少次了。
所以,對於陳晨來說,科舉,是一件可望不可及的事情。
不過現在情況不同了,陸垚創造出了活字印刷術,書籍的成本直線下降,於是,小時候想要參加科舉考試的那種期望,現在又是燃了起來。
所以,在剛剛陸垚說起科舉考試事情的時候,陳晨聽的是最用心的。
聽到陳晨這麼說,陸垚自然知道這傢伙心裡在想些什麼,於是說道:“放心吧,這科舉應該是兩三年一次,別的我不敢說,下次考試,你是一定能參加的。”
陳晨一聽這話十分開心,他知道,陸垚向來是不會說大話的。
“不過首先,你還是要先把眼前的事情弄好,那就是,新蹴鞠大賽。”
此言一出,話鋒一轉,接著,三位好友就將話題轉到了新蹴鞠大賽上。
陸垚先是說道:“你們今天都是最後一天訓練了吧,隊伍風格確定了麼?”
隊伍風格這個詞,若是這時候的人一聽,肯定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不過,潘文和陳晨倒是十分清楚這個詞的含義,因為陸垚已經將它寫在了教練員文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