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嘉佑二年(1057年)殿試,宋仁宗親自主持,宣佈殿試不淘汰考生,凡是參加殿試者一律錄取。這一年參加殿試的388名進士、388名諸科舉人全部被錄取。從此,殿試不淘汰,只是根據考試成績給考生排名就成為定製。不過,由於殿試的名次對考生將來入仕和升遷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考生們對殿試還是非常重視的。

透過這些資料,我們能確定的是,這殿試的時間,一定是在省試的結果出來之後的,而且這個時期,殿試也是一定要淘汰一批人的。而再在此之前的幾年,每年的殿試時間都不固定,至少也是要等到省試的結果出來之後再決定殿試的時間,所以,現在趙禎問起歐陽修殿試的時間,歐陽修也只能說一個大概的時間。

“閱卷,出成績,應該需要至少十天到半個月的時間,那之後,再進行統計進入殿試的人數,再組織殿試。”

其他的官員也都紛紛附和,表示每次基本都是如此。

趙禎想了想,說道:“這樣,我也不為難你們,今年殿試的時間往後延長一些,就在三月的中下旬吧,我想想,就定在新蹴鞠大賽結束之後的一週時間內,如何?”

一眾官員們都是有些驚訝,心說為什麼這科舉考試殿試的時間要跟新蹴鞠大賽掛鉤呢?倒是歐陽修這邊已經明白了一些什麼事情,趙禎這是打算等省試的結果出來,看看陸垚取得一個什麼樣的成績,再讓他忙活完了蹴鞠大賽,再進行殿試,這分明是在給陸垚走後門麼。

不過對於歐陽修來說,他向來是喜愛有才之人的,一開始他確實沒有怎麼把陸垚放在眼裡,對陸垚的印象也只是停留在紈絝子弟上,不過後來,陸垚用自己的文采證明了他自己的能力,所以現在的歐陽修自覺得,為陸垚延長個一段時間殿試時間也沒什麼問題。

畢竟,雖說現在殿試的時候還是有淘汰一部分人的規距在的,但是呢,這個淘汰的機率也是非常的低。而且,一般省試分數的排名,基本上也就是殿試分數的排名,不會出現太大的變動。而且,以陸垚的能力,若是說他能透過省試沒有辦法透過殿試,歐陽修是絕對不相信的。

“臣遵旨。”

沒等歐陽修反應過來,其他的一種考官們就已經都同意了趙禎的說法,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趙禎定的這個日期,其實是在給歐陽修他們的工作進行減壓。本來的情況,可能在一週或者十天之內就要讓他們完成的閱卷稽核分數的過程,這次給他們放鬆到了半個月甚至是更長的時間,這對於這些考官們來說自然是好事了。

於是,這件事情也就皆大歡喜的定了下來,不管是照著你,還是歐陽修這邊,都對這個決定十分滿意。

與此同時,訓練場上,樊樓隊和猛虎隊正在進行著訓練。

潘文這邊呢,也是第一次見到了猛虎隊找來的教練員,從年紀上看,是一個跟自己年齡相差無幾的年輕人,名叫楊濤。潘文仔細詢問下來,這楊濤並沒有什麼特殊的身份,就是一個普通的內城區的百姓,而且他平時是負責從趙虎老闆的倉庫,給樊樓的潘元武老闆送菜的。只不過,楊濤有幸親眼看到了上次集合大會時候的情況,也就是因為那次陸垚的激情演講,讓楊濤對新蹴鞠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不過苦於那個時候每個隊伍的陣容都已經確定了,楊濤沒有辦法加入到八支隊伍當中成為一名正式的隊員。不過好在昨天晚上的時候,在趙府做清點的時候,偶然聽到老爺趙虎說起了關於教練員的事情,興奮的楊濤於是毛遂自薦,而趙虎這邊呢,在瞭解了楊濤的情況之後,深感楊濤對於新蹴鞠的熱情,覺得如果是他來做教練員的話,一定是會對猛虎隊的實力有一個極大的提升的。

於是,趙虎決定將教練員相關的文稿交給楊濤,這楊濤激動的一晚上沒有睡好覺,整整一晚都在研究教練員的文稿,所以現在的他看上去就跟之前的潘文一樣,有著很嚴重的黑眼圈。

雖說這猛虎隊是自己樊樓隊第一輪正式比賽時候會遇到的對手,不過潘文既然在之前負責猛虎隊的一切事情,再加上潘文字身就十分欣賞這種認真做事情的人,所以潘文對楊濤的第一印象非常好,於是二人也算是一見如故,接著潘文九江關於猛虎隊的一切事情都告訴給了楊濤,希望能夠讓楊濤在制定戰術計劃,執行教練職責的時候,自己告訴他的這些事情能夠發揮作用。

那之後,潘文也就等同於跟楊濤進行了一個權力轉移,也就是說從今天開始,這猛虎隊的一切事宜,就要從潘文的手上,交到楊濤的手上了。對於潘文來說,其實這是一件好事,畢竟這之後,自己只需要照顧好自己的樊樓隊就可以了,至於猛虎隊那邊,本來潘文還擔心楊濤沒有辦法跟猛虎隊的隊員們相處,不過現在看來確實是潘文想多了。

同樣百姓出身的楊濤很快就融入到了猛虎隊的大家庭當中,潘文也就放心的可以將猛虎隊交給楊濤了。

潘文心下犯起了嘀咕,真不知道這楊濤的到來,對自己來說是浩屍還是壞事,可以肯定的是,到了正式比賽的時候,樊樓隊的第一輪比賽,本來潘文還覺得是一定可以取勝的,可是現在看來,可就不一定了。

相比起這些人忙前忙後的身影,此時在家的陸垚可是要輕鬆多了。此刻的他,正在讀著四書中的《中庸》,這一篇長散文中的段落呢。

可能在其他人看來,這閉關生活,是十分枯燥乏味,而且沒有任何樂趣所在的,更何況,在其他人看來,陸垚自從離家出走回到家之後,這每一天其實都處於一個十分忙碌的狀態,基本上整日裡不是去這裡就是去那裡,最後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弄出了這麼多的產業。

不過就算這樣,陸垚也依舊沒有停下來,他也是提出建議,舉辦了這次的新蹴鞠大賽。所以在其他人,甚至是陸府上下,包括陸盱和陸浩在內,他們都覺得,讓陸垚這樣一個閒不住的人,在房間裡整日苦讀,確實是一件難事。

不過他們不知道的是,對於陸垚自己來說,這可是難得放鬆的機會。要知道,自從他到了這宋朝之後,幾乎每過一段時間,就會有新想法冒出,而陸垚又是一個一旦有了想法,就要付出實際行動的人,所以,他手下的產業越來越多,後來更是弄出了彩票業,再之後,也是舉辦了這次的新蹴鞠大賽。

按照陸垚自己的打算,一開始的時候,他也沒想到,自己會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裡,做出這麼多的事情來,現在靜下心來思考一下,會不會,自己有些衝的太快了,或者說是,用力過猛。

這次的閉關,其實是給到陸垚自己一個重新審視自己和反省自己的機會,讓他認清楚現在的情況,也好靜下心來決定,接下來該怎麼走,而且,最關鍵的是,這段時間內,不會有任何人來打擾他,就算是自己的家裡人,也不會跟自己多說一句話。

這幾天,可以說是陸垚難得的獨處時間。所以,陸垚已經決定,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上午下午自然不必多說,自己還是要鑽研明白四書五經,而且對於近期來發生的時事自己也要做好準備,這些東西,到了殿試的時候說不定會考,之所以要複習時事,正好說明了陸垚對自己能夠透過省試是充滿了信心的。

不過,拋開上午下午的正經學習時間之外,陸垚決定,每天晚上的時候,都要進行一段時間的獨處和冥想。自己每日要放空自己一段時間,來想想自己接下來要的是什麼,又有什麼事情要做。

做好了計劃,陸垚就按照這個時間安排,每天上午下午都是功課學習,到了晚上,就要進行冥想。而每到這個時候,放在陸垚面前的,就只有一個問題。

並不是科舉考試,而是,韓韞玉與曹菡。

按照現在的情況,陸垚和韓韞玉的婚事勢在必行,但是陸垚已經發現了自己對曹菡的情意,也不想隨便就放下,這件事情,到底該怎麼辦才好?就算是陸垚,現在也沒有辦法想出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來,更何況,那曹家和韓家本來就是對頭,哪一方陸垚其實都得罪不起。

就這樣,陸垚在迷迷糊糊之中,度過了自己幾天的閉關生活。

時間來到了省試前的最後一天。

宋代的省試,都是要在貢院內進行的。北宋初期,為了能夠給科舉提供場地,開始對於一般的臨時住所進行更改,不僅耗時長而且很有可能對於原建築物造成破壞,所以說一般的藉助的都是一些比較簡陋的建築物。佛寺經常作為臨時性的考試場所,但是因為空間有限,難以容納很多的考生,同時人數一多就會出現擁擠,引發問題。為了擴大空間,往往搭建簡陋的房屋,這種環境是十分惡劣的,所以急需要迫切修建貢院,讓考生尊嚴地參加考試。宋代科舉改革,貧民也能夠透過自身的努力來更改自身的階級,大量的讀書人開始進入了科舉事業。這種客觀實際上也需要宋代政府提供足夠容納科舉考生的場地。

無論是修建貢院還是擴大貢院都是需要人力和財力的,所需要的花費也是不少的。中央禮部的貢院修建和維護基本上靠的就是朝廷的撥款,工部進行修建。而地方上的貢院則會根據當地經濟發展的不同來修剪不同規模的貢院,如果沒有足夠的資金那麼貢院只能夠暫停。所以修建貢院也需要別處的經費,上下各級的長官籌款等等。

陸垚這次考試所在的場地,自然是已經修建好的貢院了。今天是閉關的最後一天,陸垚決定今天好好放鬆一天,而且,還有許多的東西需要準備,於是,自己也就只看了一上午的書籍。

中午午飯的時候,母親言氏就開始張羅起來,因為畢竟這省試自考生進入到考場之後,一連三天,都是要住在考場之中的。而且因為每次科舉涉及到考生的數量都是巨大的,所以言氏自然是有些擔心陸垚的吃穿住的問題,於是興致勃勃的表示在吃完飯後,要去收拾一下陸垚明日要帶到貢院去的行李。

陸盱在一旁勸說,表示陸垚的家就在這內城當中,除去必須要用到的東西,其他的東西就不用帶太多了,父母二人因為觀點不同還爭吵了幾句。

陸垚自己這邊卻是表示,讓母親給自己準備一個包裹,裝一些隨身的衣物就好了,而他自己這邊,也準備要帶上一些自己的東西,進到考場之中去,就跟現代出去旅遊一樣,陸垚覺得,兩個布袋子的行李就已經足夠,裝多了都是累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