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時月 第四十九章 不缺好的道理,只缺好的演員(第1/2頁)
章節報錯
合裡齊捂著自己的左臉,驚訝地看向了陸垚。沒想到這個人還敢對他動手,而且還是在公堂之下,這些他的心裡出現了一個詞彙,那就是沒有王法了嗎,這是之前陸垚對他說的。
“你還對我動手,我必將你碎屍萬段。”合裡齊越來越氣憤,此時殺了陸垚都不能解了他的氣憤,必須要將陸垚砍成幾十塊然後餵狗。
陸垚一聽你還有這樣的想法,又一巴掌揮在了合裡齊的右臉上,“你這廝還敢說這話。”
合裡齊的臉頰快速紅腫,陸垚手中的力道可不小,瞬間合裡齊臉上就沒有了任何知覺,變得麻木一片。
他確實有些怕了。
在他的記憶之中,大宋的這些人都很講理,不會對他動手也不敢對他動手。
突然來了個橫的,不斷地打他,還沒有人管,這沒有道理啊!
人都怕橫的,更怕不怕死的。他真害怕陸垚是個不怕死的,氣急之後一刀把他砍了怎麼辦,他得找閻王老爺說理都沒有。
遼道宗耶律洪基若是因為這件事情而發兵大宋,那又有什麼用,他已經死了。
合裡齊不敢再喊啥陸垚這句話,用含糊不清的聲音喊道:“我要增歲幣,增三十萬的歲幣方能解我心頭之恨。”
他已經看出來了,陸垚在大宋的地位不一般,不然包拯不會讓他這麼肆意妄為,那只有增歲幣才能消除他被毆打的氣憤。
此番出使大宋,耶律洪基就授意他增加歲幣一事,實在是最近遼國的內帑也沒有多少餘錢,耶律洪基也沒有錢花,必須要搞點錢來。
增加賦稅是不可能的事情,再說遼國就那麼點人,就算增加稅收又能增加多少,不過幾萬貫而已。
為了區區幾萬貫弄得民生怨道,實在是得不償失,還有什麼事情來錢快呢,那就是向大宋要錢了,你大宋那麼富隨便給點錢也不是為難你吧。
耶律洪基也以為這筆錢會很輕易地要到,那錢換和平是大宋朝臣為願意幹的事情。
當年寇準拉著宋真宗御駕親征,宋軍氣勢高漲大敗遼軍,就算是如此宋遼兩國還簽訂了澶淵之盟,寇準以每年十萬貫歲幣的價格,讓遼國退兵。
寇準當時還很洋洋得意,以十萬貫和二十萬的絲綢就換來了和平,這錢花得值吧。
當時所有的文臣都為寇準點贊,說寇準是比肩房杜的賢相。
為什麼要花錢買和平,是因為寇準看破了當時的局勢。
宋朝軍隊的優勢只是一時的,面對遼軍的勇猛,敗仗肯定是會到來的,只是時間的問題,而當時快要進入隆冬。
到時候黃河之水將會變成一塊冰地,之前的天闕之處會變成一片坦途,而北宋那時候沒有燕雲十六州,從檀淵一直到汴梁無險可守。
只要兵敗,遼軍可以一直打到汴梁,到時候滅國在即,寇準三十萬貫賣的不是和平而是國祚。
儘管之後遼帝好像品出了一絲意味,但是時間已經過去了,不再是交戰的好時節,再說拿人手短,錢都收了再出兵有些不像話,那時候出兵都會講究一個師出有名,他要強行出兵遼國內估計都會罵聲一片。
耶律洪基也正是看透了大宋願意花錢這一點,就起了增歲幣的念頭,藉口當然也是為了賣和平,你要是不給錢我就出兵打你。
合裡齊覺得這種任務不要太輕鬆,就興致勃勃地來到了大宋。
耶律洪基讓合裡齊隨便弄個十萬貫就行,如果有十五萬貫更好,等你回來就給你加官進爵,你能要出更多的歲幣那你回來升的官就越大。
所以合裡齊看殺陸垚不成就將主意放到歲幣身上,他要在澶淵之盟和後面遼帝增加歲幣的基礎上再增加歲幣三十萬貫,大宋必須每年給遼國進貢六十萬貫。
如果此事能成,他回到遼國最少能弄個樞密副使噹噹。
捱打就能升官,這事太好了一點,他都願意多挨陸垚幾頓打。
包拯揉搓著額頭,這事情他是解決不了了。談到增歲幣只能讓趙禎決定。
……
趙禎斜躺在榻上,早朝被遼使弄得心情不好,自然要想一些高興的事情。
他手握著一本書,其實並不是在看書,心中想著還有半個月陸垚估計就會把彩票的收入拉進宮來。
透過眼線他也知道彩票在汴梁有多火爆,所以對陸垚能替他掙二十萬貫的事情有了信心,不知道這個月底會不會多拉一些錢財來。
這時,一個內侍匆匆跑來,在趙禎的耳邊說了中午在街上已經開封府中發生的事情。
“打得好。”趙禎立刻便將書給放下了。
覺得自己作為一個皇帝不願意說出這種話來,咳嗽兩人便起身踱步。
陸垚這幾下打得真是痛快人心,朕心甚慰,早朝上的鬱悶一掃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