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是排在紅袍末尾的官員詫異地看了陸垚一眼。

陸垚只能尷尬地賠笑。

官員的隊伍緩緩移動,走過宣德門、大慶門和巨大的大慶殿前門廣場,終於來到大慶殿。

這還是陸垚第一次來到早朝的地方。

後世都說北宋的皇城小,可是陸垚看到的大慶殿可不比以後的太和殿小。

北宋皇帝並不是不想擴建皇城,他們是迫切地想要擴大皇城的面積。

宋真宗幾次提議擴建皇城都被文臣們以各種理由拒絕了。

宋真宗很想說,你們這些大臣都住那麼大的屋子,你看我一個皇帝住得這麼憋屈,這樣合理嗎?

文臣們統一說合理。

宋仁宗也想擴建,文臣一看這不行,你父親都幹不成的事情,你這個當兒子也休想幹成。

不過北宋的每一任皇帝都沒有放棄這個理想。

反正擴建皇城的事情每年都在提,每年文臣都不同意。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皇城周邊的拆遷費用很貴,皇帝的內帑估計是付不起這個費用。

皇帝家也沒有餘糧啊。

眾臣站立好之後,宋仁宗趙禎才走入到大慶殿。

今日作為新年的第一朝,趙禎穿上了一身龍袍,平日常朝他會和官員們一樣都穿著一身紅袍。

趙禎坐好之後,說了一些新年祝福之語後問道:“眾卿家可有事情有奏。”

事情肯定是有的,還不在少數。

文彥博握著笏板向前走了一步,他啟稟的是關於嘉祐元年黃河決堤一事,現在災民遍地,便是汴梁也出現了大量的災民,關於災後重建一事從去年談到了今年,都沒有解決,主要還是一個原因。那就是國庫沒錢。

宋仁宗嘆息一聲,“三司使何在。”

時任三司使的張方平,擦乾了額頭汗水走出佇列。

“張卿家配合好文相處理災民一事。”

“臣遵命。”

張方平也沒有辦法,國庫裡沒錢只能從別的地方扣一些錢財出來解決災民的事情。

接下來就是有朝臣因趙禎去年暴疾一事,再提立嗣一事。

幾乎所有的朝臣都附議此事,太子乃是國本,早點立嗣才能讓這些朝臣們放心,趙禎身體不好是眾所周知的事情,誰知道哪天趙禎發了大病之後就沒了。

這種事情越早越好。

趙禎很頭疼這件事情,他的幾個兒子都早夭,膝下沒有一個兒子,想要立嗣只能從皇親國戚那裡過繼一個兒子過來,最適合的當屬汝南郡王趙允讓的十三子趙宗實。

要說趙允讓一家也很悲催,趙允讓從小就被養在宮中,他以為他將要當皇帝的時候趙禎出生了,沒辦法趙禎當了皇帝,他被送出了宮去,他兒子趙宗實自小也被養在了宮中,當作下一任皇帝來培養,可是趙禎又生了一個兒子出來,趙宗實又被送出了宮去,但是趙禎的這個兒子沒有活多長便死了。

之後也沒有再將趙宗實接進宮來。

誰都想讓自己的親兒子當皇帝,趙禎也是一樣,他一直就想生個兒子,到現在他也還在堅持,可惜他天天努力,兒子沒有一個,女兒倒是生了不少。

這些朝臣的提議他當然不能接受,或許我明年就能生個兒子出來呢。

“此事容後再議!”趙禎一句話就將這些朝臣給打發了。

除非自己快要到油盡燈枯的時候,不然這件事情沒得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