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巡查工地的蒙括隨口吩咐身邊的下屬;

“吃飯上頭不要小氣,一天兩頓飯一定要按時供應,還必須叫吃飽,這些石頭一塊兒就幾百斤,甚至過千斤,都是力氣活,不叫人吃飽,還幹個屁?”

“是上將軍,末將一直按照您的命令安排的,不敢短了什麼。”

“那就好,蒙鹿,軍糧方面最近有什麼情況?”

蒙括問的是自己家族的一個侄子,後者立馬站直了身子;

“回大帥的話,咱們自己耕種的田地已經收割完畢,吃飯上頭一直用的是咸陽城的調配,咱們收成的那些,都存進了庫房裡,加上上個季節的收貨,一共有三期的存貨,即便咸陽城斷了糧草,咱們也能堅持30個月不愁吃喝。”

蒙括的家族,蒙家是個非常大的家族,可算是戰國時期最大的家族了,單單是蒙家軍就有數萬,可想而知蒙家的家族有多恐怖?否則怎麼能被稱為天下第一大家族?

在蒙括的地盤上,隨處可見蒙姓的族人,有的就是個普通士兵,有些在不同的崗位上,蒙括嚴格按照個人能力,和本事安排的職位,幾乎沒有什麼徇私舞弊的事情。

聽了侄子的話,蒙括心裡欣慰至極,儘管他知道具體的資料,但是下頭人落實到位後的稟報,才叫他真正的踏實下來。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話不假,但是軍糧被卡,就等於被掐住了咽喉,多少將軍都是這樣被卡死的?

所以出身名將世家的蒙括對於軍糧更是敏感到了極點。

從他接受軍命來鎮守邊關開始,他就左手抓兵權,組織起來蒙家軍十萬,單獨在朝廷的編制之外,朝廷只給對應的職位,爵位,卻從來不發這十萬人的軍糧,只配發朝廷編制的那二十五萬人的軍糧,而蒙家軍十萬,和自己的私人護衛五千,都要蒙括自己想辦法!

所以蒙括不敢大意,從來邊關的時候開始,就左手抓軍權,右手抓建設,組織將士們耕種屯田。

這些年下來,開荒出來不少的軍田,還都是上等田,蒙括也不是毫無節制的幹,他的規定是,每次莊稼收成之後,都要保證這35萬五千人的軍糧足夠使用30個月。

然後就不再無限制的增加開荒資料,把空出來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長城的修造上。

因此,蒙括這裡除了守衛邊疆,還有三件事要做。

那就是,屯田耕種,自給自足,不被朝廷卡咽喉,或者就算被卡住咽喉,也有30個月的緩衝期,足夠下幾個季節的收貨到來。

除了屯田耕種之外,第二件事情就是修造長城,這修長城的活,可不是三個月五個月就不幹了,蒙括這裡對於修長城只有一句話,除非我死了,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在,修長城永遠不會停止!

那麼還有一件事呢,那就是通商,別小看蒙括的腦袋瓜子,表面上蒙括的十萬軍,沒有朝廷的補貼,更沒有這些人的軍糧,所以蒙括是最可憐,最窮的一個上將軍。

可是私下裡,只有自己人才知道,蒙括是秦國將軍堆裡,最富有的一個。

整個長城線上的守衛都是蒙括一個人說了算的,那麼經商也就方便了許多,長城外的那些民族,包括匈奴,他們吃的鹽巴都是蒙括同意開商路後的結局,蒙括一聲令下,關閉城門,關閉商路,塞外的民族就只能靠走私的那些小商隊吃鹽了。

所以蒙括很有錢,去掉上將軍關內侯的身份不提,蒙括還是個出了名的大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