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因為薛青在詩會上沒有自報姓名,倒是沒人知道這首詩是他所作。

“題都城南莊是此人作的?”

“這首詩可真是寫得太好了。年紀輕輕就能做出這種詩,真是天才啊。”

無論是哪個世界,終究是要用實力說話。

這些人一聽到薛青就是作了《題都城南莊》的人,立刻就轉變了口風,甚至還有人誇起了薛青

陳帆見到眾人口風轉變,似是無意嘆道:“怪不得這位兄弟不與我等說話,原來是才氣過人。倒是我們沒有自知之明瞭。”

周圍的才子立刻就被帶了節奏。

“有才又如何?未免有些太過狂傲了。”

“過剛易折,這般性格就算再有才又能取得什麼大成就?”

薛青看著周圍傳來的不善目光,有些驚訝。

這陳帆倒是比常寧要聰明些,還懂得鼓動人心,以勢壓人。

可薛青怎麼會讓他如願,向在場眾人抱拳道:“在下薛青,第一次來怡春院這等地方,見到如此多我輩讀書人,實在是心中驚訝,難以自持。還望各位多多包涵。”

言語間將自己塑造成家境一般,來不起怡春院的弱勢方。

人往往喜歡比自己差的人交往,以體現自己的優越感。京城人士更是如此,覺得京城是大奉的中心,而自己住在京城就高人一等。

當他們發現薛青竟是個第一次來怡春院的土包子,難免會產生“再有才又如何?還不是個鄉下來的土包子。”

“原來如此,倒是我們誤會薛兄了。”

“日後若是還想來,我倒是可以帶薛兄遊歷一下京城。”

言語之中難免帶上幾分驕傲和得意。

薛青微笑回應,把這些人哄得極其舒坦,就差把薛青當成親兄弟了。

一旁的李師師見到薛青三言兩語就化解了矛盾,也是鬆了口氣。

她在這種環境下長大,耳濡目染下,對這些套路也是有些瞭解。

陳帆說這話背後暗藏的深意她自然清楚,若是應對不好可是會引起眾怒的。

想到這裡,她不禁對薛青有些刮目相看。她還以為薛青是那種不懂人情世故的迂腐讀書人呢。

陳帆眼中閃過一絲驚訝,沒想到這小子還有些能耐。

不過他也是頗有城府,直接放棄了糾纏,對薛青告辭道:“今日很高興認識了薛兄,咱們來日再聚。”

薛青皮笑肉不笑回道:“下次有空請陳兄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