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9章 葉英的貿易船隊出發了(第2/2頁)
章節報錯
就在豹韜衛登上對岸的碼頭之後,還沒過三天時間,遊伏那邊分出來的八百人築路隊就到了。
八百人的職業築路隊,和一千名剛剛退役的職業士兵,立刻混編在了一起,由築路隊的工人來指導這些工程兵怎麼鋪鐵路。
與此同時,一支從北方南下的混編船隊,也快速的向著南方駛來。
幾條由沉艙型沙船改造的重灌備船隻,緩緩的停靠在了承康郡的碼頭,船舷和碼頭的石砌棧橋用鋼板連線在一起,幾臺重型裝備依次從船上行駛下來。
這次運來的有兩臺拖拉機、一臺裝載機,一臺震盪式壓路機,還有兩臺用挖掘機改裝而成的鑿岩機,並且附帶了兩個剷鬥,如果需要使用挖掘機的時候,只要把機械臂前面的風鎬換成剷鬥,就能立刻投入使用。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裝備是沒卸下來的,那上面裝的還有四臺拖拉機,兩臺挖掘機,兩臺裝載機,和一臺壓路機,這幾條船隻是匆匆靠岸,補充了一些鮮肉和蔬菜,就立刻繼續向南方趕去了。
船上剩餘的那些裝備,都是準備配發給第二築路隊,和磐石郡的採石場使用的。
除了那些能自己跑的重灌備外,還有大量的其他工具,蒸汽動力的臺鋸,可以用來切割石磚;用蒸汽機帶動的空壓機,以及配套的風鎬和氣錘,那些都是用來開鑿石頭用的,以及大量的鋼釺撬棍.
還有十來個從都城過來的工匠,專門負責指導採石場的開採任務,因為只有他們才知道,都城到底需要什麼樣的石料。
這支從北方來的混編船隊,除了運輸這些重灌備外,還有大量的輔料和工具,也都一起乘船運了過來,比如遊伏那裡需要的炸藥和導火索,還有啟泰線和湯磐線所需要的鋼軌,以及大量的鐵路施工工具和配件,剩下的還有許多鋼筋水泥,也要分配給幾個工地。
現在最需要這東西的,就只有三個地方,一個是啟泰線的穿山鐵路,再有就是南方的都城,以及西南方的跨海大橋,這幾個工地全是消耗鋼筋水泥的大戶。
等這些東西陸陸續續到達各地後,又過了幾天,羅衝找大力要來的兩列火車也送到了拓海郡的碼頭。
這兩列火車的車頭都是從礦上轉下來的,不過車廂和車架卻是新的,當初這些配件可是沒少生產,而且當初多生產了這麼多,本來就是拿來當配件儲備起來,用來維修替換的。
只是讓人沒想到的是,現在不是用來維修替換了,而是直接組裝成了新的火車。
都城這邊的環線,目前只有一列火車再跑,極大的浪費了運力,所以調來一輛用作補充,這樣就可以給都城輸送更多的物資裝備過去。
另一輛直接調撥給湯磐線工程,這也是漢部落多年修火車的經驗。
當年漢部落修建第一條新衛線的時候,就是吃了沒經驗的虧,火車越鋪越遠,但是鋼軌和枕木卻需要用馬車和人力來運輸,幾十人合力用木槓子挑一根鐵軌,累死累活的,一天也運不了幾根。
後來漢部落有經驗了,先在車站出發點鋪上幾百米的鐵路,然後立刻弄一輛火車上去,後續工程需要的枕木和鋼軌,全都裝在火車上,工程隊修到哪裡,火車就跟到哪裡,省的再為運輸材料而發愁。
所以這次鐵路還沒開始修的時候,羅衝就直接讓人調了一列火車過來,本意就是用來給築路隊服務用的。
就在漢部落各個工程有條不紊的建設時,金吾衛的總旗官葉英,也按照羅衝的命令,帶領著兩百名金吾衛計程車兵,還有有喬氏的喬巖和長老,以及一些熟悉族內情況的青壯,一起來到了拓海郡。
大樹在拓海郡為他們籌集了十條大大小小的船隻,組成了一支貿易船隊,四艘三桅的大船上,也裝滿了數不清的貨物,全部用來結交陌生部落和貿易,拿去換取有喬氏大族的人口。
白鹽,陶瓷器皿,鐵鍋,鐵斧,菜刀,柴刀,鐵鍬,剪刀,書籍,日曆,筆墨紙硯,布匹針線,只要是平時生活能用的上的,哪怕有喬氏根本不知道那是什麼東西,葉英也帶上了不少。
這次的船隊,就算不能帶回來很多人口,也要把漢部落的影響力向周邊發散出去,為以後漢帝國繼續開疆拓土,統治整片大陸,提供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