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永昌元年,漢帝國在草原洪湖西岸的北部地區增設三郡,吸納草原牧民為百姓,迅速把三個新郡建立了起來。

所有的草原人口被漢帝國一網打盡,全國人口激增至97萬。

次年,永昌二年,漢帝國在瓊州海峽大橋的北端,也就是大陸的這一側,原來的建橋營地,再設一個新郡,名為海橋郡,從附近的高原山地,用招募勞工的方式吸引當地野人,成功招募到了上萬人口。

漢帝國的觸手伸到了草原的西南邊緣地帶。

這一年,加上漢帝國自己生育的新生人口,全國總人口終於突破一百萬大關。

永昌三年,漢帝國的朝廷行政架構徹底搭建起來,全國的各項事宜也走上了正軌。

這一年,漢帝國的都城長安有了報紙,《長安日報》的科學版塊上,記述了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鰲飛所長,用三色濾鏡拍攝出彩色負片的訊息,可惜沒有彩色顯影劑,漢帝國還是沒能研發出彩色攝影技術。

這一年,大漢皇帝羅衝陛下,釋出了新的行政規劃,將湯城八郡統一劃為潮州,將漢陽八郡劃為了禹州,都城長安及其周邊地區,為南直隸,屬都城直轄。

還是這一年,中科院機械研究所的所長谷承,經過了五年時間的刻苦攻關,終於造出只有一枚銀元大小的手錶和懷錶,漢帝國開始形成了富人戴錶的習慣。、

同樣是這一年,寬軌鐵路瓊州線開始動工,這是一條從東到西,貫穿整個瓊州島的寬軌鐵路,最後從跨海大橋上透過,再通向橋對面的海橋郡,再拐彎轉向東方,從洪湖南岸的山地峽谷中穿越過去,抵達都城的西側,最後和長安城的寬軌鐵路對接在一起......

這是一條U字形的跨海大動脈,全長兩千多公里,計劃十年左右的時間建成。

永昌四年,之前從食人族那裡抓來的少年組成的萬人墾荒兵團,已經有了四千人成年,這四千名少年立刻被編入築路隊,為漢部落的鐵路建設添磚加瓦。

還是這一年,羅衝又多了三個孩子,大家庭裡又多出了兩個小公主,一個小皇子,此時的大漢皇帝羅衝陛下,已經有了八個孩子......

永昌五年,建國後經過五年的大力發展,羅衝當初在南方設立的三個工業區,如今已經基本成型,都城長安的輕工業和食品工業異常發達,拓海郡的製造業基地也已經完成,啟安郡的重工業產業越來越完善了。

永昌五年的正旦節前夕,又是一次大朝會,大漢皇帝羅衝陛下再次更改年號,改國號為‘大業’,意為建立巨大的基業。

這年的羅衝,已經29歲了......

大業元年,中科院動力研究所終於造出了漢帝國第一輛高鐵,此車使用蒸汽動力,外形是現代的子彈頭低阻車頭,經過實際測試後,該車能在平直路上跑出每小時160公里的時速!!!!

將原來一天一夜的海都線鐵路車程,瞬間縮短到了兩個半小時,半夜在海里捕獲的海鮮,已經可以在清晨出現在都城的水產市場了......

因此,這列蒸汽高鐵又被民間百姓戲稱為海鮮列車,而它的官方名稱則是‘東風特快’!!!!

大業二年,長安城的道路開始更新換代,從河源郡開採的天然瀝青,源源不斷的用船運至拓海郡,又轉乘東風特快送往長安城,經過半年的努力,將長安城的主要大街全都換成柏油路面。

同年,漢帝國的‘永久牌’腳踏車開始在民間普及,腳踏三輪車和腳踏車成為人們出行的主流交通工具,長安城裡的馬匹越來越少見了。

大業三年,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新考上來的一名年輕研究員,在做磁鐵實驗的時候,從中發現了電磁效應,自此,漢部落開始了電力時代。

同年,這個世界上第一臺手搖發電機問世,它能產生微弱的電流,能將水電解成氧氣和氫氣。

還是這一年,經過羅衝的指點,中科院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個電燈泡,裡面用的燈絲是碳化的毛竹絲,通電後能亮1200個小時,如果每天只開三個小時的電燈,那麼這種毛竹燈絲的燈泡就可以使用一年......

次年,大業四年,中科院製造了第一臺繞線組發電機,透過蒸汽機帶動發電機旋轉後,成功獲得了穩定的電力來源。

同年,漢帝國第一個火力發電廠在都城長安開始建設,預計落成後可以為整個長安城提供照明電力。

這一年,又有三千奴隸兒童成年,三千的少年奴隸又被分配到了鐵路工程隊......

大業五年,這個世界上第一個火力發電廠在漢帝國的都城長安落成,長安城的街道兩旁,開始出現了電線杆和路燈。

同年,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發明了電動機,漢帝國再次掌握了一種新的動力源,於是乎,用電動機替代蒸汽機作為動力的電力工廠開始出現。

還是這年,漢帝國的機械天才谷承,漢帝國鐘錶之父谷承,發明世界上第一臺手搖縫紉機,僅僅是半個月後,就升級成腳踏縫紉機......

半年過後,又變成了電動縫紉機......

還是這年的秋天,南方乾旱少雨,都城長安土地乾旱,好在漢帝國有完善的水利設施,還有遍佈田間地頭的機井房,可以用水泵抽取地下水灌溉農田,當年的秋糧產量並未降低。

但是西邊的草原卻爆發了一場草原火災,大火綿延上千裡,將整個草原西部燒為灰燼,燒死野生動物不計其數。

事後經過調查,發現火源竟然是天雷勾動地火,原來是草原西部的一處盆地中露出了油氣田,被雷電引燃後,才蔓延至整個草原西部......

這場火災導致草原數萬平方公里的草場被毀,牧民損失慘重,戶部急調南直隸和潮州的作物秸稈,運送到洪湖六郡,給牧民們補充牲畜飼料。

不過漢帝國也因此發現了一處油氣田。

當年年末,已經34歲的大漢皇帝羅衝陛下,又更改了年號,改大業為‘天授’,紀念老天爺送給漢帝國的這口油田......

天授元年,中科院各個研究所的研究員,總人數已經突破到五千人,中科院開始顯現威力。

物理研究所率先發現,電能可以使礦物分解,從而提煉出金屬,於是他們用電能分解出了‘秘銀’,拿給羅衝一看,秘銀就被皇帝陛下改了名字,說這玩意兒叫‘鋁’......

當年,漢帝國第一個電解鋁冶煉廠就建成了,鋁金屬開始成為了材料界的新寵兒,因為鋁的重量實在是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