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7章 別具一格的客貨兩用車廂(第2/3頁)
章節報錯
“應該能把,要不然他們也不會叫咱們來裝啊,反正總不能一會兒裝好了之後讓咱們來推吧?就算咱們願意,那也不一定能推得動啊。”
“也對,你說的有道理,而且怪不得咱們修的路是鐵做的,下面還墊了那麼多的木頭,這要是直接把這麼重的車放在這土路上,恐怕會直接把車輪壓的陷下去吧?!”
眾人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然後繼續往車上裝著貨物,忙活了兩個小時之後,等鋼軌和枕木都裝滿了,他們再次被叫到了車間裡,然後又推了四節和剛才那都不一樣的車廂出來,這就是機車廠按照羅衝的方案,弄來的客貨兩用車廂。
漢部落目前的車廂只有兩種,一種就是專門用來拉礦石的車廂,這種車廂四面有堅固的車廂壁,用角鋼做筋和框架,內嵌實木木板,非常的堅固,拿來裝整箱的礦石是沒問題的。
而且這種車廂的兩側,還有專門用來卸礦石的出料口,只要用一根撬棍把口子用槓桿原理的開啟,裡面的礦石就會傾瀉而下,雖然不是翻斗車,但也算是一種簡易的自卸車廂吧。
這種車廂沒有頂棚,最多可以加蓋一層帆布,甚至帆布都沒有,以漢部落目前的情況,最多蓋上一層稻草做成的草簾子。
另外這種專門用來拉礦石的車廂,也可以用來運載活的牲畜,比如牛馬羊之類的活物,用這種車廂就可以讓牲畜直接站在裡面,而且本來就是拉煤的車,也不怕髒,弄點屎尿也是可以接受的。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車廂,那就是奴隸們剛剛推出來的客貨兩用車廂了。
是的,漢部落壓根就沒有專用的客運車廂,因為反正也沒人到處亂跑,要那麼專業的客運車廂幹什麼?
之所以搞出現在這個版本的客貨兩用車廂,也是考慮到可能的客運需要,而且還是符合這個時代的客運需求。
正常的客運車廂,座位全是橫向排列的,然後中間會留出一個窄窄的過道,軌距一米五左右的火車,車廂可以做到三米三的寬度,也就是最常見的客運火車佈局,中間為過道,一邊是兩個座位,另一邊是三個座位,一排就是五個,這是最常規的佈局。
軌距一米左右的窄距火車,在日本最為常見,它的車廂寬度要窄上一些,正中間是過道,過道兩邊一邊兩個座位,一排就是四個。
像是漢部落這種75厘米軌距的,車廂一米六的寬度,如果還按照常規佈局來設計,那一排就只能放下三個座位,中間是過道,然後一邊放兩個座,另一邊是單座,而且過道和座位都十分的狹窄,畢竟才一米六,和家用轎車的寬度差不多,想象一下後排座要坐三個人,然後還要在中間留出一個過道,就知道究竟有多窄了。
而且一旦這樣佈置,就需要在車廂內塞進去很多座椅,再想裝點別的就不可能了,今後就只能用來拉客,但是漢部落究竟有沒有那麼多人乘坐火車還不知道,賣出去的票都可能塞不滿一節車廂,這樣的情況下,常規佈局的客運專用車廂,只要弄出來,必然虧本。
所以羅衝更改了車廂內的佈局,將十二米長,一米六寬的車廂,當作醫院的走廊來佈置。
去過醫院的應該都見過,醫院的走廊裡面經常會在靠牆的兩側擺放一些長條座椅,供看病的客人臨時休息之用。
這種設計就非常適合漢部落目前的情況。
羅衝直接讓工匠先打造出一個乾淨整潔的車廂,然後將車廂當作走廊,在兩側的車廂壁上,安裝一排可以摺疊收放的木製長椅,如果需要載客的時候,就把兩邊的長椅從牆壁上放下來,然後車廂兩邊就可以分別面對面的坐兩排客人,中間的空地就當作過道。
要是當天的人很多,也可以像公交車那樣,中間的過道上再站一些人,而且木製長椅這樣的座位設計,也別想著賣座位了,如果有人買票的話,那就是按人次來買。
木製長椅的好處就是這點,首先造價便宜,而且容易打掃,再有就是乘客數量的亢餘量很大,四個人也能坐,八個人也能擠一擠,這就是長椅的好處。
如果當天沒有坐火車的客人,而是需要運貨的話,那就把兩邊的長椅全部摺疊起來貼在牆上,然後整個車廂瞬間就變成了像是集裝箱一樣四面平整空曠的車廂了,這樣就可以用來裝載各種貨物。
不過考慮到客貨兩用車廂隨時都有可能用來運載客人,所以這樣的車廂運載的貨物也是有規定要求的。
比如運載棉花,糧食,器材,器具之類的東西,就可以放在這種車廂,因為這樣的貨物基本上都很乾淨,不會把車廂弄得很髒,影響乘客體驗。
如果運礦石,圓木,這類的東西,就直接丟到拉礦專用的車廂去,反正木材什麼的也不怕髒。
另外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客貨兩用的車廂,它也不是完全封閉式的,換句話說就是,上面雖然也有車頂,但只是那種用來遮陽的車頂,當然,用來擋雨也沒問題,但兩側車廂壁的上半部分是空著的,平時完全開啟,也沒有鑲嵌玻璃窗戶,只有一道捲起的竹簾可以手動放下,臨時用來遮陽擋雨。
不過只有一道簾子終究作用有限,如果是運客的時候,那就沒必要弄其他多餘的操作了,如果是用來運貨的時候,倒是可以在車頂上覆蓋一層油布用來擋雨。
總而言之一句話,羅衝壓根就沒指望這東西真的能發揮什麼客運的價值,更多的設計方面,還是為了運貨而準備的,拉不拉客人,他都無所謂。
但是現在這樣的設計卻發揮出了它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