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使者和爵位(6000字大章,求票票求訂閱)(第3/3頁)
章節報錯
不過這也沒關係,直接照搬別人的規則並不靠譜,每個文明都有每個文明獨特的背景和社會環境,就是直接搬來也不一定合適,所以羅衝還要根據自己僅有的那點記憶,再參考了漢部落的實際情況之後,才制定了這個世界的漢部落獨有的二十等功爵。
0級,最底層的普通平民,沒有爵位,漢部落稱之為百姓,秦時被稱作黔首,就是用一塊黑布包著頭頂的髮髻,黑頭頂就叫黔首,很好理解,羅衝也打算那麼幹。
第1級爵位,公士,意為開始為國家辦事了,從今以後就不是平民了,既然有了爵位,就要為公家做出貢獻,因此稱為‘公士’。
得公士爵,頭上用來包髮髻的黑布就要換成褐色的布,賜地20畝,等於是白送了一個人的土地,不過這賞賜的地也是要交稅的,多出來的餘糧也可以用來換錢,或者自己種別的東西也可以,前提條件是要把交稅的糧食種出來。
社會地位方面,第一級爵位的‘公士’,可以擔任伍長,管理周圍的四家鄰居,服徭役時也可以當臨時的副小旗官,或者在鄉村當一個小卒。
第2級爵位,丹巾,字面意思,頭頂的褐布要換成深紅色的布,再加地20畝,可以當什長,管九個鄰居,服兵役也能任小旗官,也可以在鄉鎮上當一個小吏。
第三級爵位,善作,意為擅長做某事,比如種地種的好,糧食多,又不招蟲子,或者做木匠、鐵匠做的好,只要能做到鶴立雞群,成為別人眼中的老師傅,就能夠得到這個‘善作’爵位。
福利是再加地20畝,從政的話可以在鄉里做一個正吏,從軍的話可以當副總旗,相當於副排長,頭上的髮飾也不再是一塊布,而是一個木製的髮箍。
第四級爵位,智作,這個意思也很明顯,就不是隻做的好就能拿到的爵位了,不光要乾的好,還要會動腦子,也算是一個專門為了鼓勵發明創造而設的爵位。
想要當上‘智作’,可以上交一個對國家有用的發明,一經證實,立刻賜爵,不會發明的也沒關係,懂草藥的,你可以發現一種能治病的草藥,上交之後也能賜爵,或者種地的農民,你發現了一種野外的新糧食,然後被你培育出了可以人工種植的,上交之後也可以賜爵。
這個爵位的設立很重要,是羅衝專門鼓勵百姓為部落做貢獻的,同樣也是為了培養民族的進取心,羅衝教給他們的科學技術很多,但絕不是讓他們啃老本的理由,如果將來羅衝死了呢,大漢就原地踏步了嗎,或者直接倒車?
這是絕對不行的,為了培養民族的進取心,所以羅衝必須要鼓勵百姓積極的開動腦筋來搞發明,不管是什麼行業,只要有用處,一律封爵。
智作的髮飾也從木頭髮箍變成了皮革製成的髮箍,福利同樣是再加地20畝,而且到了這一級別,就不用再服勞役了,從政的話,可以在縣裡當一個小吏,也就是部門辦事員那個級別的,從軍,則可以當一個總旗,相當於正排長。
第五級爵位,固首,頭飾為皮革髮箍,加一根木簪子,插上簪子用來固定髮髻,因此稱為固首,其意義是要告訴得爵者做人要穩固,行得正坐得直,辦事要用心,方為固首。
福利是再加地20畝,從政可以當縣級的司吏,從軍為副股長,相當於副連長吧。
第六級為固身,警醒得爵者要穩重得體,不忘初心,髮飾是皮革髮箍,半透明的羚羊角做成的髮簪。
福利待遇再加地一傾,也就是再加100畝地,從政可以當副縣令,從軍可以當股長,管幾個總旗,相當於正連級軍事主官。
第七級為固本,要記得國家以農為本,到了這個級別,就可以當正縣令了,所以要記住自己的責任,發展農業,治理百姓。
髮飾還是皮革髮箍,青銅的髮簪,而且髮簪還要做成鋤頭的形狀,讓得爵者時刻記得以農為本的初心。
福利再加一傾地,爬到這個位置的人,家裡基本上就有300多畝地了,除了養活自家人外,再養個主簿,師爺這樣的幕僚也是允許的,相當於縣長的私人秘書,反正國家不給發工資。
這個爵位從軍的話,也能當一個股司馬,相當於連指導員,不打仗的時候,比軍事主官的權利還大,並負責後勤和情報,還有戰士的思想情況,以及軍法。
第八級則是‘少諭’,髮飾為板冠,像一本開啟的書那樣的造形,用銀簪子,看髮飾也知道是幹啥的了。
從政可以做郡級的小吏,也可以到縣裡當校長,管一個縣的教育工作,從軍的話就是副關長,相當於副營長級別。
福利再加一傾地,加上前面的就有400多畝了,如果孩子多,甚至會超過500畝地。
第九級為‘善諭’,長板冠,銀簪;從政可以當郡級的部門司吏,也就是相當於一個小科長,也可以當郡學的校長,主一郡教育工作。
從軍為正關長,相當於正營級;福利還是加地一傾,差不多500多畝。
第十集為‘少梁’,意思是拿到這個爵位,就算是國家棟梁了,可以當郡守一級的官職,也可以當關司馬,相當於營指導員。
少梁這個爵位,也開始正式佩戴梁冠了,品級什麼的可以直接從帽子上看出來。
福利再加地一傾,差不多總共600多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