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著好漢不吃眼前虧的態度,遊伏痛快的拿出了昨天打到的所有野雞,當然,已經吃下去的是不可能還的。

要知道面前這可是40來個成年男人,遊伏根本惹不起,而且他們還都有弓箭,雖說是粗製濫造的吧,但那也是弓箭啊,更何況雙方離的也就十來米的樣子,這要是對方來一輪齊射,嘖嘖,不敢想象啊......

看到遊部落那麼痛快的交出獵物,就連雀部落的首領也沒想到,當場就愣了一下,不過很快他就反應過來,讓手下的戰士接過那些獵物,然後開始趕人,但是沒能趕走,意外又發生了。

“尊敬的首領,我們可以走,但是我們很需要這些食物,我們不搶,我們可以用東西換,行嗎?”遊伏又開始嘗試做交易。

“換,用什麼?”雀首領好奇的問道。

“這個,白鹽,也是吃的。”遊伏說著話,從後腰上又拿出一個小的蛇皮口袋,然後開啟給雀首領看,又捏了一點示意讓他吃。

雀首領沒敢嘗,但他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麼純淨潔白的東西,顯然很感興趣,最後還是遊伏先嚐了一點,示意這東西無毒,雀首領才皺著眉開始試吃。

結果自然沒有例外,漢部落出產的白鹽,質量自然是剛剛的,雀首領嘗過之後立刻答應和遊伏交換一些。

只可惜遊伏只換到了一些食物,並沒有羅衝需要的特產,也沒有那種一節一節,中間空心的樹,不過由於遊伏這傢伙樂善好施,從不輕易和別的部落起衝突,倒是讓他交好了不少部落,相互約定以後還有這樣的好東西可以再拿來換。

告別了雀部落,遊部落繼續向東南方行駛,他們沿著小河東岸約一天的路程上前進,這樣就能大機率的遇到更多的部落,爭取在這次把本賠乾淨之前,找到羅衝需要的東西,到時候也好有個交代。

漢部落這邊,一場雷雨過後,又是連續數日的大晴天,驕陽似火,溫度越來越高了,各種草木都在發瘋一樣的飛長。

稻田裡的水稻已經度過了拔節期的整個生長階段,目前已經長到了兩米的高度,比人還高了,離著遠處看去,就像一片高粱地。

羅衝這些天在稻田裡仔細的觀察了一下,發現水稻長的很不好,甚至可以說得上是退化了,在產量方面比野生的還不如,具體退化的方面,就是分櫱期分出的秸稈少了,要知道多長一根秸稈那就能多長一個稻穗啊,可現在的稻田裡,普遍都在十五到二十個秸稈左右,比羅衝看到長的最多的野生稻少了一倍不止,這是個很嚴重的問題。

後來經過好幾天的觀察,羅衝得到一個結論,造成分櫱減少的原因,可能是種植的太過密集造成的,具體的表象就是,稻田最外面的那一圈水稻,單株都有平均三十個以上的秸稈,這說明啥,因為最外面那一圈的生長空間更大啊。

所以下一季的水稻種植密度要調整了,最低行距也要在半米以上,甚至六十公分,而且從下一季開始,就要追加肥料了。

如果說這些農作物裡,水稻讓羅衝失望的話,那麼長勢最好的就是苧麻了,苧麻也已經長了很高,最主要的是,種植面積經過不間斷的開墾荒地,擴大種植,苧麻已經有了上百畝的面積,當然,和編部落那世代經營的上千畝的麻園相比,漢部落的麻田還是太小了。

靠近河邊的菜地裡,辣椒的花謝了,已經結出了很多細小的辣椒,這種辣椒長到最大的時候能夠長到手指長短,粗細也差不多,但是一點不比朝天椒的辣味遜色,雖然這個品種的辣椒是吊著長的。

除了這些能吃的,能用的也長的很快,尤其是沿著小河邊人工種植的食人樹。

這些都是剛開春時,羅衝讓族人們採集的新鮮尖刺插在那裡的,每天都用魚血,魚鱗,魚的內臟拿來澆灌,由於每天都有穩定的鮮血和內臟餵養,這些食人樹的尖刺長的突飛猛進,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就已經從一米多高長到了三米多,直徑也差不多有了2.5公分,做武器和工具還差了一點,最少直徑長到三公分以上拿在手裡才順手,就先這樣養著吧,估計可以和水稻差不多同時期收穫。

大雨過後的第四天,獸牙從八寶山帶回了大樹的訊息,他們那天沒事,由於那裡本來就靠近暗黑森林,大樹對那裡倒是還算熟悉,之前也去過兩次。

而且他們有那麼多的銅製工具和武器,造個房子也不是問題,他們已經砍了一些樹在山上的背風處造了房子,武器方面他們還有弓箭,八寶山東面就是溼地草原,河狸,水獺,魚,巨鵝,古鶴,野鴨子,甚至還有角獸,食物是根本不缺的。

聽到這裡羅衝就納悶了,不是去挖礦的嗎,還有功夫造房子,有時間出去打獵撈魚?

然後羅衝就聽到獸牙帶回來的另一個訊息,是大樹讓他給羅衝轉述的,具體意思就是,他們十幾個人挖礦,一天就能挖出來兩三車的量,但是牛車最快也要兩天才能運一趟,不是他們不幹活,是運輸供不上了,所以他們才有閒暇的時間去改善生活水平。

另外,就是大樹給羅衝提的建議,說要是羅衝覺得運回去的石灰石太少,那就讓木工組多造幾輛牛車,他們那邊挖礦的肯定沒問題,絕對能供的上。

於是乎,本來已經被羅衝安排全體改行造紡織機械的木工組,又重新開始了造牛車,四輪的貨車,只求裝的多,省力,輪子加寬,車梆加高,做成深斗的貨車。

但是這幾個晴天裡,木工組的成果也是喜人的,20多人全部做機器,而且還有已經技術成熟的木豚指導,建造速度還是很快,僅用了六天的時間,木工組就造了12臺搓線用的紡紗機,那個最簡單。

精梳粗紗機僅造了兩臺,另外還有一些已經完工的零件,比如滾筒;羅衝設計的立式初代織布機造了一個半,一臺全部安裝除錯完畢的成品,還有一臺剛造了一個框架。

小蝶看著越來越多的紡織類機器很高興,因為她對織布機的使用越來越熟練了,從第一天的一米布,到後來的一米半,兩米,三米,一丈,甚至還有提高的可能,小蝶興奮壞了,一天織三米多長啊,還那麼寬,這要是在以前的編部落,想要織現在一天的量,大概需要兩三個月的時間,而且質量根本沒法比。

但是羅衝卻沒怎麼在意,就是態度很平淡的那種感覺,高興,但不興奮,因為他腦子裡還裝著飛梭織布機,同樣的手動作業,飛梭織布機最起碼可以把現在的織布速度提高三倍,因為那個根本不用雙手來回投梭、遞梭,梭子兩邊裝上彈簧,只要用繩子一拉,就能完成一次投梭拉緯的動作。

可惜啊,特麼的去哪裡弄彈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