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第二個月初,五月三日,鑫部落一眾長老在首領的威脅下開始忙活造車大業,漢部落這邊,羅衝也剛剛帶人從新城區趕回了漢陽城,把那五顆珍貴的種子種到了自己院子裡。

是的,就是院子裡,種在別的地方羅衝根本不放心,總共就那麼五顆種子,實在是傷不起啊,萬一在外面被破壞了,就徹底玩完了,羅衝家裡就倆人,小蝶也不會沒事搞破壞,這裡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種完了這幾顆種子,羅衝又開始研究起了下次草原交易的事情,現在漢部落遇到了商業對手,原本被漢部落壟斷的白鹽和陶器生意也不好做了,好在漢部落還有優勢,毛布和鐵器這兩樣還被漢部落壟斷在手中,這是鑫部落無法比擬的。

想通了其中的關鍵,羅衝也開始督促族人繼續生產這些貨物,經過了今年五個月的建設,城內的倉庫區和養殖區已經全部竣工,羅衝又讓那200奴隸開始建造更高難度的建築,三層樓的學校。

奴隸們已經在專人的帶領下開始挖掘教學樓的地基了,羅衝也在這個時候,從新建的倉庫中又劃出來兩個,用來當作紡織廠車間,把各家各戶的織布機全都統一起來管理,便於規模化生產。

兩個倉庫,一個用來當作精紡車間,主要負責精梳紗條,紡制紗線,另一個用來當作織造車間,裡面全部放置飛梭織布機。

一架兩米長兩米寬的飛梭織布機,留出走路和運輸原料的空擋,一個倉庫內就能放置六十臺,每臺機器一個人操作,一天的時間就能生產十米布,一個車間加起來就是六百米,生產速度還是很可觀的。

紡織行業一直是勞動密集型輕工業,用的人最多,可漢部落最不缺的就是女人,尤其是這次又有幾千人加入的情況下,抽調一兩百人專門幹這個一點問題都沒有。

安排完了織布的事情,羅衝又開始讓大嘴繼續鍊鐵,上次鍊鐵還是冬天的事情,這次經過小半年的準備,漢部落已經再次儲備了三爐鐵水的材料,部落儲備的鐵礦石也基本耗盡了,羅衝打算再過一個月,等新城區那邊的農田耕種完畢,就從新城區抽調300個奴隸去鹽湖那邊採礦,補充漢部落鐵礦的耗損。

隨著人口的極具增加,還有新城的建設,漢部落需要的用鐵量也增大了很多,自己部落每個家庭都需要的鐵鍋,更多的鐵質工具,鐵質武器,還要留出足夠的存量用來交易,畢竟賣給草原的鐵鍋和剪刀,用鐵量也很大。

由於大嘴他們已經有了鍊鐵的經驗,這次的冶煉過程羅衝就沒有親自管,而是跑到了木工組讓他們打造更多的兩輪馬車。

這些兩輪馬車是為了賣給遊牧部落而生產的,遊牧部落很需要這種運輸裝備,羅衝自然也不介意狠狠的宰他們一筆。

而且兩輪的馬車製作相對簡單,只需要一對輪子,一個車架和木頭平板,對於已經有了風力鋸木機的漢部落來說,製作很便捷。

另外和四輪車相比,兩輪的平板車不僅省工省料,還能省下很多轉向軸所用的金屬零件,造價也相對便宜很多,價效比更高,而且這樣的車裝載東西更少,羅衝就能多賣出去幾輛。

呃......雖然有點奸商的嫌疑,但是為了部落的發展,這也沒什麼,奸商就奸商吧,正所謂國與國之間沒有真正的友誼,只有永恆的利益,所以羅衝坑起那些草原的遊牧部落,一點愧疚感都沒有。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你情我願的事情,沒什麼好說的。

安排了這三件大事,羅衝又讓那幾個遊伏帶回來的草原野人組建新的騎兵部隊,這次再組建兩個騎兵總旗,一共76人,每人配兩匹馬。

這支騎兵部隊以後專門負責保護商隊,另外也是為了搶奪更多的貿易空間,怎麼搶,當然是把鑫部落的商隊趕走咯,哪遠趕哪去,不然弄得漢部落連白鹽和陶器都賣不掉了,這得虧損多少利益,阻擋了漢部落發展的腳步,沒什麼好說的,一個字,不服就幹。

新部隊的組建由騎兵總旗柴多多總管,幾個地道的草原人輔助,羅衝很放心,也就去忙別的事情了,漢部落的教學樓已經開工建設,這還是第一次建那麼高的建築,族人們都沒有經驗,羅衝不得不親自監工指導。

雖然羅衝前世沒學過蓋樓,但是他學過炸樓啊,呃,反正都是差不多的東西,雖然目的是相反的,但同樣都要了解建築構造,以及建築的承力結構,只要把承重問題解決好,蓋一個三層高的小樓也不是很難的事情,古代的先民們都能建造好幾層樓高的廟宇,佛塔,沒道理羅衝一個上過現代大學的人會比他們差。

想要建造磚混結構的樓,首先就要知道這個建築的自重有多大,所以為了建築的安全問題,地基才是重中之重,這是千萬不能馬虎的,沒有足夠堅固的地基,怎麼能夠承受那麼大的壓力。

教學樓的地基挖的很深,足有四米的深度,這還只是牆體的基槽,而那些關鍵的承重節點,羅衝乾脆讓人挖了六米深的豎井,井裡倒上石灰石,木炭和鍊鐵的礦渣,再加上粘土還有碎石,結結實實的砸上幾天,雖然沒有鋼筋,但這種原始的混凝土也足夠的堅固了。

石灰石是重鹼,可以殺死土裡面的植物根系和種子,省的到時候長出個樹根來把地基搞垮;另外,木炭和石灰石也能起到防潮的作用,預防地基受潮變軟,接下來的礦渣,碎石子,粘土就起到分散樓體重量和粘結的作用,把整個地基鑄成一個整體。

所有的承重點打井,牆體基槽挖深溝,最後全部用這種混合材料墊底,一直填到距離地面三米的深度,等於豎井填了三米的底料,牆基填了一米的底料,然後在開始從這個水平高度壘牆體的地基。

牆體地基厚度足有一米,全部用建城的大塊青磚砌築,牆基的兩側再倒上石灰,礦渣,碎石子,直到把基槽填滿,最後再封土,然後這一米厚的牆基還要繼續往上壘,直到高出地面一米,整棟樓的地基才算建好。

這樣建造下來,光是地基就有四米高,一米厚,下面還有防水防震減壓的混凝土層,足夠承受上面樓體的重量了。

羅衝對這樣的地基很滿意,而且由於人多,還有足夠的建材,和好用的打夯工具,建設速度也很可觀,200人建造一棟樓的地基僅僅用了十天的時間,算是進度神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