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衝坐在家中,聽著送人回來的騎兵小隊彙報情況,這支小隊是由羽毛帶領的,負責搜尋的區域是河東面的正東方向,那是漢部落從未涉足的區域。

之前羅衝親自去東北方向探索了八寶山,遊伏又帶人去了一次東南,再往後一次又直接南下到了草原,反而正東方向一直未曾踏足,所以這次有意外發現也實屬正常。

“首領,從咱們這到以前的黑鼠部落已經沒有人了,但是從黑鼠部落的地方繼續向東走五天的距離,我們在那裡發現了一條大河,足有七八戶房子那麼寬。

而且大河西岸也有一大塊的平地,感覺比咱們現在的漢陽城這裡還要大些,具體有多大我也不會算,反正很大就是了,那塊平地上也沒有部落居住,倒是在周圍兩天的路程之內有幾個部落,都在山林裡。”羽毛拿著一張潦草的地形圖跟羅衝解釋道。

“哦?那麼寬的河?”羅衝饒有興致的看著地形圖。

地圖雖然畫的潦草,但是根據羅衝親自探索的地方,再結合起來想象,還是能夠看懂的。

對於羽毛所說的那條七八戶房子寬的大河,漢部落一戶十米長寬,七八戶就是七八十米了,這麼寬的河確實可以算作大河,而這條河的上游,根據羅衝掌握的地理資訊,很可能是八寶山東面的沼澤水系匯聚而成,畢竟那裡的位置就很接近啊。

有水的地方人就能生存,而且那個地方靠近八寶山,如果能夠佔領下來築城防禦,不管是就近鍊銅,還是搞航運,或者是河中豐富的淡水魚資源,都十分的吸引人。

漢部落目前的第一個城池,很快就會達到人口上限了,因此預謀下一個城池的選址,就必須提前進行,不能等到都住不下的時候才去想第二座城的事,那個地方有大片的平地,又有豐富的水資源,對於漢部落發展農耕也是很有利的。

從漢陽城這裡,到曾經的黑鼠部落居住地,步行要走一天的距離,但是到羽毛所說的那條大河,還要再走五天的騎程,不過由於地面到處都是積雪,而且他們還要沿路搜尋,騎馬也不是很快,所以這段距離換算成步行,大概也要走七八天的時間,按照步行速度一天20公里來算,那麼應該也就是150公里左右的距離。

這個距離如果能修出一條直路,中間再建立個驛站用來換馬,全速騎馬最多五六個小時小時就能到達,以漢部落目前的實力,完全可以把那裡控制下來,作為漢部落的下一個城池,中間的驛站也能建立一個小村落出來。

對於那裡為什麼沒有部落居住,這個其實也很容易理解,畢竟僅靠水源,肯定野獸極多,而且周圍都是大片的平地,又無險可守,不會築牆的部落根本不敢在那安家,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既然是無主之地,又很符合漢部落的需要,那當然是漢部落自己佔領再說了,不過現在還不著急,這不是立刻就能完成的事情,還要一步一步來。

首先,建立新城最大的問題就是漢部落目前還沒有那麼多人口,而建造城池也很需要人手,這些都是漢部落所沒有的,如果直接派兵去抓的話,那就只能當作奴隸使用,這對漢部落來說太虧了,最好是想辦法兵不血刃的吸納一些人才好。

這個倒也不是沒有辦法,羅衝很快就想出一個主意,那就是在那裡成立一個固定的集市,派幾百人在那裡駐守,只要足夠防禦周圍的部落就行。

然後透過固定的集市,從周圍的部落招募勞工來建造城池,來給漢部落幹活兒,漢部落給他們提供食物,並且透過勞動來換取一些生活用品,肯定沒有問題。

就比如想要白鹽,沒問題,幫漢部落建造一所房子,給幾斤重的白鹽,或者幾件陶器,也可以是布匹,反正只要漢部落有的商品,都可以用來交易,而漢部落不換東西,只換勞工。

這些勞工都是來自周圍兩三天路程之內的部落,他們來給漢部落幹活兒,想每天回去是不可能的,那就只能居住在新城那裡,每天和漢部落的人接觸,同吃同睡,同勞作。

等到新城建好,如果羅衝允許讓他們以加入漢部落的代價住進來,到時候看著他們自己親手建立的城池,就不信他們不願意住。

這樣一來,羅衝只是花了一些商品,賣給了這些勞工,然後等城池建好之後,這些勞工也全都拖家帶口的加入漢部落,到時候羅衝賣給他們的東西,就等於又回到了漢部落,而那些消耗掉的物資,反正也是用在了自己的族人身上,一點兒都不虧。

這就相當於自己不花一分錢,白建了一座城,還拐了一大群的百姓,自己簡直就是個天才,羅衝如是想到。

心中有了計劃,羅衝頓時放下心來,這個辦法的可行性很大,而且根本用不了多少自己部落的人手,勞工全都是外部招募而來,新城也全都由勞工建成,他們對於自己的勞動成果,肯定也會更加熱愛。

這個計劃的好處就是,可以在建造城池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同化掉這些勞工,讓他們成為漢部落的一份子,而且這個方法很適合快速發展,不管是建城,還是吸納人口,都能讓漢部落在極短的時間快速壯大。

等漢部落的人口基數再多一點,到時候利用這個辦法,就可以分出幾支隊伍,同時在各地建造新的城池,人口增長速度也會十分迅猛。

打定了明年的發展策略,那就要趁冬天剩下的時間開始準備了,人是不缺的,現在最缺的是各種物資。

用來運輸貨物的牛車馬車,更多的陶器和白鹽,木製的水桶,還有大量的工具,比如伐木用的斧頭和鐵鋸,挖土用的鐵鍁,人力小推車,用來制磚的模具和機械,打夯的夯車,還有更多開墾田地的農具,這些都要提前準備出來。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