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的是人也是個很善良的人。”

聽著幾個年輕記者的聊天一箇中年的大叔整了整自己的記者證,看向陳默眼底有些感觸,是種欣賞和尊重。

一個人救下另一個人,一次善舉,可能是內心偶發的一次善意。但一個人這些年默默無聞的一次又一次的救下一個又一個人,已經不能用偶發的善意來概括了。

如果不是發自內心真正的良善,是不可能做到的。救人也不是輕鬆的事情,救人後的時間處理要耽誤很多時間。有很多次這孩子明明都有自己的事情,明明可以不需要去招惹那些麻煩,很多次救人他都要陪著去警局做筆錄,耽誤自己的時間不說,遇到一些複雜的案子,自己也會沾上一身腥。

但是這孩子每次,每一次遇到這樣的事情都會毫不猶豫的衝上去。

這是一種對生命最基本也是最極致的尊重和溫良。

哪怕這孩子從來都不說出來,不向世人講述他所做過的每件事,救下了多少人,每次都會在救人後毫不猶豫的離開,做個做好事不留名的透明路人,就好像這些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一般,但這孩子靈魂散發出的淡淡微光真的耀眼到無法忽視。

有一種善良,叫發自內心最純淨的善良。

為什麼做下這些事情,人類的本能。你要問有什麼理由,沒有理由。

這孩子給他的就是這樣的感覺,純粹而乾淨。

“比起這副好樣貌,更難得的是這孩子的心,當了這麼多年的記者,我除了剛入行的時候,還是第一次被一人所做的事情震撼到心有感觸。”

“儲主任您說的是前天咱們節目播完,熱心市民陸續沿著熱線打電話過來的說的事情嗎?”

“嗯。你們可能不太清楚,我一直在關注這件事,你知道他這些年或是間接參與或是直接參與,陸續參與救人的事件有多少嗎?”

儲叔叔看著陳默的眼神愈發的複雜,威嚴的嘴角微微的扯出個溫和的弧度,笑著偏頭問著幾個年輕的記者。

“難道不是一兩件?”之前那個女記者微微瞪大了眼睛。

儲詢笑著搖了搖頭,伸出手指比了個二,後緩緩將無名指也豎了起來。低聲依舊難掩感慨的說道。

“粗略估計,就打電話的市民描述來說,這些年來就有不下二三十起案件的救援有他的參與。但我覺得應該不止,還有很多當天沒有看我們節目的,或者沒有給我們打電話的,還有沒有任何人知道的……這孩子真的了不得。”

“嘶!這……這!”

女記者拿著話筒的手抖微微顫了顫,另一隻手捂住了嘴巴,瞳孔都在微微戰慄。

“很驚訝對吧,我當時知道這個資料的時候也是你這樣的反應。最難得的是這孩子沒有一次讓我們發現這些事情……這不是我們作為媒體人的失職,就是這孩子根本就不想要這些名利,他太低調了。

不然你以為為什麼我要你們這個採訪多安排些人手,這個採訪我要親自跟,我想親眼見見這個孩子。”

“二三十起,這孩子才多大啊?他今年才剛剛十八歲吧……”

剛剛才反應過來的另一個男記者震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