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八千萬算什麼(今天第4更)(第2/3頁)
章節報錯
要知道時年,國內的城市市場都未曾飽和,空調產業雖有格力美的三菱春蘭等品牌,但這些品牌猶在擴張階段,並未形成某品牌獨霸國內市場的現象。
大家之間遠未刺刀見紅。
所以這正是白羽科技入局的最佳時機。
按著陳別江之前根據電子資訊系內部的調查得知。
從95年至98年,城市空調的擁有率,雖從百分之19暴漲到30。
卻還有百分之70的市場空白。
所以哪怕未來巨頭格力的市場佔有率也才是可憐兮兮的百分之13.6,並且這個13.6還是擁有率才百分之30的基礎上的份額。
另外一份調查則顯示,使用者對質量的要求為百分之63,其次是品牌56.9,再其次是價格適中40,廣告效應32.5,朋友推薦20,購買力方便為18.3。
也就是說消費者的心理已經成熟。
但消費者是有習慣的。
那麼白羽科技如能以質量入場獲得讚譽,品牌口碑就將隨之而來。
這其中還有個關鍵問題,調查者沒有點出,陳別江卻知道。
那就是地方保護主義。
地方壁壘導致有些優秀品牌目前無法開啟異地市場。
但這正是白羽科技積蓄力量的良機。
當大浪淘沙,市場成熟開放之際,厚積薄發的白羽科技那時入局正當時。
所以陳別江才沒急著先將全部資金去做產能,而是以先期一千五百萬打下基礎,卻花三千萬建造實驗室。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時間也完全來得及。
他的選擇毫無毛病。
但現在陳別江發現自己完全不必這麼慢慢折騰了。
他現在有五個億啊,並且還是一期,明天乃至後日又會有多少呢?
有這麼多錢,和國家電子產業實踐基地的頭銜扛著,再分以利潤的話,什麼地方保護壁壘突破不了?
現在看似輕擲甚至有些浪費的資金,必定會給未來帶來巨大利潤!
看出這一點的陳別江決定立刻調整策略。
他因此再次陷入沉思。
陳別江必須要儘快拿出個方案,既完美的掩蓋資金來源,並能支撐事業的急速擴張。
至於最關鍵的技術一塊,反而不是陳別江擔心的,因為他有朱子清做後盾,整個中大電子資訊人才都能為他所用。
就這樣,時間在他的思考中飛速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