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這不是採訪只是他的舞臺(三更求票我)(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是典型的辯論藝術。
以彼之道還治彼之身。
你不是說我的話都是我爸教的嗎,我不和你討論此事。
我只知道有問才有答,除非你先承認你的提問也是我爸教的。
這無敵套路一出,梁麗雅面色尷尬。
下面的學生不知人心險惡,但見這場面紛紛竊笑起來。
那些成年人卻都暗中叫好。
梁麗雅一招失措趕緊補救:“我沒有惡意我也不是在附和袁圭姿的觀點,我只是想,以陳別江同學你的年齡,卻能思考到這樣層面的問題,實在令人驚訝和意外,你的思維就像個成年人一樣。”
這句話一說,她自己都有些懊悔。
因為這句話裡的敵意表露無遺。
劉部長當場對西虹市電視臺的工作人員冷聲道:“貴方是在為袁圭姿搖旗吶喊嗎?”
這時,臺上的陳別江也已經直言:“比如十二歲的甘羅?他可能藏了個有趣的靈魂。而我發現阿姨你的行為,其實和袁圭姿是一模一樣的,但這又是件令我高興的事。”
“為什麼高興?”梁麗雅有些勉強的問,她發現自己竟有些詞窮。
她感覺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她開始拼命動腦筋。
陳別江說:“我不是和你說了嗎?你們這些行為裡深藏的東西值得大家思索。如果要我明言的話,那就是言論自由是不是該有個界限,畢竟家裡長短的流言蜚語都能造成百姓間的爭執,乃至互相傷害。更何況你們這樣掌握話語權,影響力極大的人呢?”
梁麗雅聞言驚呆。
因為這句話的水平太高。
被陳別江打個措手不及的她一時失言。
下面的劉部長包括葉姐已大聲喝彩。
採訪至此,已不是採訪,而是陳別江藉機展現自我的獨角戲舞臺!
陳別江藉機面對鏡頭髮表自己的觀點道:“我以為質疑是可以的,我誓死捍衛袁圭姿先生髮表意見的權利,但是我更以為在質疑別人的同時必須要掌握證據拿出實證來,如果只是信口開河惡意猜測,乃至用滑稽的動機論來定義他人,這隻會讓人看不起你。”
“所以袁圭姿先生,鑑於你的言論造成的影像,我將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請你在法庭提供質疑我的證據。因為誰質疑誰舉證,這是中學生都懂的道理。”
說完以上,陳別江才衝梁麗雅問:“阿姨,你還要問什麼?”
你都要告袁圭姿了,還拿出言論自由界限這樣的大殺器來,甚至還說出伏爾泰的名言,我還能說什麼呢。
梁麗雅心中千萬頭草泥馬奔過,小腹都有些微痛。
她知道今天自己最好別再折騰了,再折騰下去,自己就要成第二個袁圭姿了。
梁麗雅只能勉強的說:“我非常贊同陳別江同學你的這些觀點,我更支援你以法律手段維護自己。”
但她依舊不死心的問:“那麼你對於懵懂雜誌社和大賽舉辦方忽然提出的複賽要求,有什麼想法嗎?”
這又是個陷阱,陳別江如果回答的不好,就要得罪別人。
劉部長的怒意已經開始沸騰,其他人也是。
高三七的少男少女們看到大人們的模樣卻依舊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