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所有的人都嚴陣以待,舉起手中的仙骨武器,只因那棺材中的肉瘤像是活的一般,上方的一大坨更是在持續跳動,不過卻沒有發出半點聲響,不同於心臟有節律的跳動,似乎只是在單純的膨脹與收縮。

眾人等了一會兒,見沒什麼動靜。

這時,餘優突然開口道:“明哥,把你的斬龍劍借我用一下。”

莊明見她一臉輕鬆,與平時沒有任何差別,就把手中的斬龍劍遞給了她。

在交接時,忍不住又小聲的提醒了一句:“小心點。”

聞,餘優笑著點了點頭,接過斬龍劍,對著上方那持續跳動的大肉瘤就是幾劍,剛好削出了一個圓形輪廓,緊接著,一個球形物體就“骨碌碌”的滾了出來,說來也巧,只見“那顆球”不偏不倚正好滾到了莊明的腳邊。

在此期間,莊明一直運用“點睛”觀察著周圍的動向,因此能夠清楚的看到,之前那些白色的氣體,所匯聚的地方,正是這顆球形物體。

看著這顆球形物體的輪廓,結合周圍環境以及石門、石棺上的雕刻,莊明無不確定的問道:“這難道是顆人頭?”

餘優面帶微笑,彷彿是預設了莊明的猜測,突然,她再次舉起斬龍劍,一劍刺穿球形物體,與此同時,莊明驚奇的說道:“那白色的氣體突然間消失不見了!”

“什麼什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這是顆人頭?怎麼這麼噁心?那白色的氣體消失了?”潘小鵬一連串的問題接踵而至。

程仁和黃眷也把目光投向了餘優,等待著她的下文。

只聽餘優緩緩說道:“如果我猜的沒錯,這顆人頭的主人應該是燕國太子丹。”

燕太子丹!這人簡直太有名了,不止莊明他們,大部分高中生都會對這個名字有所瞭解。

他就是課文《荊軻刺秦王》中,派遣荊軻去咸陽刺殺秦王贏政的幕後boss。

相傳,太子丹年少時曾在趙國做過人質,而秦王嬴政恰巧就出生在趙國邯鄲,或許是因為二人同為他國質子,身份和遭遇都無比的相似,以至於同病相憐,在那段生命都不由自己掌控的歲月裡,他們一起嬉戲打鬧、一起說古論今,成為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史記中就曾記載:“燕太子丹者,故嘗質於趙,而秦王政生於趙,其少時與丹歡。”說的正是二人年少時的經歷。

然而,造化弄人,隨著時光的推移,曾經兩個親密無間的孩子後來卻走向了截然不同的命運。

公元前257年,秦國派王齮圍攻趙國都城邯鄲,情況非常緊急,當時趙孝成王想要殺死嬴政的父親子楚,也就是後來的秦莊襄王。

子楚聽說趙王要對他不利,連夜與後來的秦國丞相呂不韋密謀,拿出了六百斤黃金送給守城官吏,才得以脫險,逃到秦軍大營,順利回到咸陽。

趙王得知此事後,氣的暴跳如雷,想要殺掉子楚的妻子和兒子洩憤,當時的贏政還叫趙政,而他的母親趙姬則是趙國富豪人家的女兒,仗著孃家的庇護,小贏政和趙姬在邯鄲過了一段東躲西|藏的日子,後來秦國撤兵,母子二人這才敢出來,也就是在那段時間,贏政開始不信任任何人,漸漸變得獨斷偏激,甚至有些殘暴。

六年後,秦昭王去世,秦孝文王繼位,立華陽夫人為王后。華陽夫人因為呂不韋的遊說,早已將子楚認為養子,於是就乘機勸秦孝文王立他為太子,秦孝文王就答應了,而此時身在趙國的趙姬和贏政也就順理成章的被其他質子換回了秦國。

然而,誰都沒想到,秦孝文王和秦莊襄王都是短命鬼,在位時間加在一起也只有三年多,就這樣少年嬴政登上了秦國的王位,那一年他只有十三歲。

就在嬴政登上秦王寶座的第十五個年頭,燕王喜為了爭取秦國的支援,把自己的兒子太子丹送到了秦國當人質。

自從嬴政離開邯鄲以後,太子丹和他已經有十多年沒見過面了,此時的二人都已經是二十多歲的青年。即將見到闊別多年的發小,太子丹喜出望外,當年的小哥們現在已經是秦王了,想來自己在秦國的日子應該會很滋潤的。

然而事實證明友誼也會隨著地位的變化而變化,尤其對於太子丹和嬴政這種出身帝王家庭的孩子更是如此。

&n..pppp('我在緝仙局工作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