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塗山氏、杉魅(第2/3頁)
章節報錯
“小優,你等我,我很快就回來。”莊明隔著門,和裡面的餘優道別,但裡面卻沒有回應。
“沒事的,小姐應該是還在睡覺,不要吵她了,我帶你去後山吧。”陸伯適時的開口,莊明這才沒因擔心開門進去。
餘優和陸伯口中所說的後山,其實並不近,莊明跟在陸伯身後,走了將近一個小時才到山腳下。
(本章未完,請翻頁)
“行了,我只能送你到這裡了,往前走,按照小姐交代的下去就行了。希望你不要讓我們失望。”陸伯停下腳步,意有所指的說道。
莊明卻沒有聽出弦外之音,點了點頭:“放心吧,我一定會取出桃屋的血帶給小優的。”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玉人冢”所在的地方,並不是在山上,而是在山下。
據餘優所說,這裡本命叫“塗山”,相傳當年救下他們餘家祖先的那位屠龍人,就是塗山人,祖上還是夏朝的貴族,於是作為養女,就順理成章成為了塗山氏的一員。
作為傳承數千年的屠龍人家族,不是每一代都甘願默默無聞走完短暫一生的,得益於狐形仙的基因,他們全都生來就具備了蠱惑眾生的特質,再結合塗山氏的神藝,很容易就能混入上流社會,於是他們有的人當上了王公大臣,有的人則進入宮中豔壓群芳,留下了一個個獨寵後宮的故事,甚至久而久之還有了大禹娶塗山氏狐仙建立夏朝的傳說。
可這畢竟違背了祖宗的意願,於是他們做這些事時都改名換姓,且最終還會偷偷留下一個後代來繼承屠龍人的手藝。
一晃又是六百個春秋輪換,直到殷商末年,當時的一位塗山氏家主做的太過,竟然想利用半仙的能力,掌控所有人類的命運,結果招致幾大屠龍人家族的圍攻,傳承差一點斷絕,好在最終懸崖勒馬,借假死才得以逃生,於是痛定思痛,決定隱姓埋名,從此重回正途。
她先將塗山氏改為餘氏,藉以警戒後人,“山水終流逝,唯餘一本心。”
之後又將先人的屍身逐一找到,並遷回祖地,立下規矩,無論餘家人漂泊何地,臨終前都必須落葉歸根,並留下後代,以保證家族神藝延續下去。
從此,餘家就在這徹底紮根了下來。
經過了這麼多年,如今人們早已忘記真正的塗山在哪,取而代之的是,全國各地湧現出了許多名為塗山的旅遊勝地,殊不知本尊早已徹底成為餘家的無名後山。
為了防止有人擅闖餘家先人的長眠之地,他們在山上設下了無數禁制,一般人進去,只會以為這是一座什麼都沒有的禿山,而擁有“敲門磚”的人,才會發現這山中其實別有洞天。
莊明從懷中掏出一小節牛角,這應該是某種牛形真仙犄角最前端的一小部分,只有拇指那麼長。
走到這座禿山山腳下一塊異常明顯的大石頭旁,在上面找到一處凹陷,將牛角插在上面,神奇的一幕出現了。
莊明的眼前,禿山還是那座禿山,不過卻在距離大石頭十米遠的地方,憑空多出了一個一米多寬,兩米多高的山洞。
看來這就是“玉人冢”的入口了。
想到這,莊明拔出牛角,揣回懷裡,快速跑了進去。
看著莊明輕而易舉的進入山洞,遠處的陸伯微微睜大了眼睛,隨後露出了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進入山洞後,莊明發現,這裡面一點也不黑,相反簡直猶如白晝。
他好奇的打量著洞壁上,那一團團會發光的苔蘚,平常看到的苔蘚都是綠色的,可這個卻是金黃色的,發出的光,猶如白色的火焰,讓人大為驚奇。
進來之前,餘優曾和他提到過,這種東西叫做“夜明苔”,只是用來照亮的。
而莊明不知道的是,“夜明苔”其實早在東晉時期,王嘉所著的《拾遺記·晉時事》中就有提到過,只是記載比較簡短,大部分人不知道而已。
書中說,有一個叫祖梁國的國家,向當時的晉王朝進獻了一種名為蔓金苔的苔蘚類植物,它們一團團都如雞蛋大小,共有三箱,其色宛若黃金,還會自己發出光芒,在夜晚,就像是無數只螢火蟲聚在一起一樣。
將其放入水中,會蔓延至整片水面,發出光亮閃爍奪目,因此也有人稱其為“夜明苔”。
(本章未完,請翻頁)
按理說這應該是難得一見的珍寶,沒想到卻在餘優家的玉人冢之中長了這麼多。
這要是換做平時,莊明肯定會帶走一些,給唐柏丘做實驗的,可這“玉人冢”涉及到餘家的秘密,所以裡面的東西和見聞是斷然不能說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