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鮮卑古城篇 第三章 緝仙局(第1/2頁)
章節報錯
當年的營市墜龍事件,鬧得沸沸揚揚,但當時倭國侵華,國家沒有精力去調查那事。之後還有幾次墜龍事件發生,不過一直沒有引起國家的重視,只是認為這是子虛烏有的事。
直到2000年昌樂縣黑山村墜龍事件,引起了國家的高度關注,並封鎖了有關訊息,成立了一個秘密的研究部門,隸屬於國科院。
一開始只是一個研究小組,慢慢發展成瞭如今的特別民防研究局,他們內部人員都稱其為“緝仙局”。
成立至今,緝仙局一共有八個科室,也稱八個組。
一組:情報科。負責情報收集分析,委派任務。
二組:檔案科。負責資料保管,檔案收藏,古籍研究。
三組:生化科。負責生物實驗,研究未知生命體特徵、弱點、習性、分佈等。值得一提的是,之前黃眷用的砍刀,就是生化科用昌樂縣墜龍事件中得到的龍骨做出的武器。
四組:裝備科。負責研發先進科技裝備。他們利用生化科那邊研究出來的成果,做出了一種外觀看似普通眼鏡,卻可以透過捕捉空氣中的水分子,從而讓人眼可以看到“仙”大致輪廓的眼鏡,稱為“慧鏡”。
五組:外務科。負責涉外事務、外交、法務、翻譯等。
六組:後勤保障科。負責車輛配置,嚮導等編外人員安排,協調溝通其他部門如公安、醫院、軍隊等,人數最多,是個擦屁股的部門。下轄“六號辦公室”掛靠在全國各地民防局,對外宣稱處理物種入侵問題,實際是緝仙局分支部門。
七組:行動科。負責調查處理仙類事件,目前一共有三個小隊。 沒有科長,每隊由隊長直接管理。
八組:輔助科。負責針對仙的輔助工作,如巫、馴獸、祝、醫等。
整個緝仙局,都在圍繞著“仙類事件”展開行動。
根據一組和二組這些年的研究調查,大致把仙類事件分為偽仙、半仙、真仙三種。
其中偽仙事件,一般指由人為造成或人造超自然生物引發的案件。
半仙事件指的是由“仙”和其他非仙生物,甚至和人類繁殖或寄生,產生的“混血”生物所造成的案件。
至於真仙事件比較特殊,是直接由被稱為“仙”的遠古生物所引發的案件,真仙事件往往情況危急,聲勢較大,但因為真仙極其罕見,所以這類事件出現極少,調查資料也不多,基本是從古籍中分析出來的。
說到仙類事件,就要說說“仙”了。
狹義上的“仙”就是指真仙,是遠古時期就存在於地球上的特殊生命,通常形態是身體由氣凝膠構成的低密度生物,在大氣層中幾乎是不可視的,可透過名為“慧通腔”的器官,自由改變自身密度達到顯形的效果,一旦“慧通腔”被傷到,非死即殘。
從中噴出的液體稱為“孽液”,不同於仙類的血液會蒸發,“孽液”既不會蒸發也不溶於水,人觸之即亡。
各種真仙,理論上是同一物種,個體差異實際上是品種差異,類似狗也有很多品種一樣。
它們當中有一些智力極高,出現時往往伴隨著劇烈的超自然現象,其中更有些可以說人言甚至變成人形,外表看起來和人類無異,這種高階的真仙被稱為“上仙”。
上仙壽命大多很長,但高度特化,繁衍困難。
由於“慧通腔”這個器官的重要且脆弱的特點,它們往往透過變形,刻意將那裡隱藏起來。比如傳說中的女媧,盤古,燭龍就屬於這類。
另外一些智力沒有上仙高,或者沒有它們強大的真仙被稱為“泛仙”,這些泛仙很多都對食人有著濃厚興趣,出現時往往慘烈異常。
之前遇到的“城隍”,就屬於“泛仙”,雖然屬於真仙類,但是經過這幾天生化科的研究得知,它僅僅是幼年體,所以並不是很強大,這才讓他們得手。
至於它的“慧通腔”,就是曾經被人們誤以為的第三張臉上的一雙眼睛。
值得一提的是,國外也有很多相關的研究,不同於中國的神仙理論,他們認為“仙”是一種大氣層生物,甚至前些年世界各地,鬧得沸沸揚揚的鳥群集體死亡事件,也被認為於此有關。
“這些事情不應該是機密的麼,你怎麼和我說這麼多?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莊明還是不肯相信。
“什麼真的假的啊!”門外走進來一位微胖的中年人,正是那天事後趕到工廠,處理後續事宜的人,也是行動科第三小隊的隊長,程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