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宸殿內,雙方大臣據理力爭,各不相讓,皇帝此時卻是若有所思,並未理會大臣們的爭論。

皇后和六皇子的死,讓皇帝對皇城司產生了很大的疑慮,但是皇城司數萬人馬分佈天下,已成尾大不掉之勢,為了維持朝局穩定,他也不敢輕動。

所以皇帝選擇扶持李旭,讓他成為自己手上那把刀,用來平衡朝堂勢力,但是李旭這把刀又似乎太過鋒利,朝廷四品大將,一言不合就給殺了,完全不顧大局,讓皇帝大為頭疼。

就在皇帝還在思考該如何處置此事時,梁總管走進來稟告道:“陛下,靖王殿下到了。”

聽說李旭到了,大殿內突然變得安靜下來,原本還在爭論不休的兩方,此時也默契的閉上了嘴。

“宣!”

“宣靖王進殿!”

李旭進殿行禮:“兒臣拜見父皇!”

“起來吧,今有皇城司和唐家人狀告你目無法紀,肆意妄為,擅殺朝廷大將、擅自抄家,逼死朝廷命婦,特召你進宮,接受問詢,你可有話說?”

李旭答道:“唐萬勇所犯之罪,事實清楚,證據清晰,兒臣受父皇之命,接管器械營,兒臣以器械營長官之名,對唐萬勇以軍法處置,不知有何不妥?”

大理寺卿楊延鍾附議道:“靖王所述,有理有據,此案已經過大理寺複核,並無不妥之處。”

皇帝點點頭道:“唐萬勇的確罪該萬死,但是你為何不經朝廷允許,私自去他府上抄家?以至於逼死他的母親?”

“兒臣只是想為器械營追回唐萬勇貪墨的十四萬兩髒銀,所以才派人去他府上搜查,並不是抄家。”

皇城司新任統領範崇義冷哼道:“強詞奪理,你這舉動與抄家何異?

李旭笑道:“追贓是追贓,抄家是抄家,範統領莫要混為一談,一般抄家可是連著滅族的,雖然唐萬勇所犯之罪,抄家滅族也不併不為過,但是本王念在他也曾為國立過功勞的份上,並未追究,想著討回髒銀也就罷了。但是你皇城司卻在背後故意挑撥,製造衝突,唐萬勇母親之死,完全是你皇城司一手造成。”

範崇義怒道:“你休要血口噴人!若不是你仗勢欺人,行事霸道無忌,我們豈會站出來為他們撐腰?若是任由你欺凌我皇城司兄弟的家人,豈不是寒了我皇城司數萬兄弟的心?”

“不管你是出頭也好,撐腰也罷,這事就是你們挑起來的,既然你已經承認,也就不需要本王多說了。夏騰雲的死也是咎由自取,居然以手下百來號兄弟的命來威脅阻攔本王追贓,妄言想要進門必須從皇城司弟兄的屍體上踏過去,本王忍無可忍,只好殺他一人以換取更多無辜的生命,用最小的代價解決此事,範統領,你說本王做的對不對?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選擇?”

論嘴皮子的功夫,整個皇城司加起來只怕也不是李旭的對手,範崇義被懟的滿臉通紅,一時無言。

吳琦瑛看不下去了,站出來說道:“靖王殿下莫要避重就輕,就算此事因皇城司而起,也不能成為你一言不合,就殺害朝廷大臣的理由......”

吳琦瑛正待長篇大論,想要指責李旭生性跋扈,殘暴不仁,卻不料被李旭直接打斷:“吳尚書說的對,本王的確有錯,不該如此衝動,所以本王認罪認罰。”

李旭接著朝父皇跪下道:“父皇,兒臣本是一心為公,卻因受人挑釁,失手殺人,請父皇責罰。”

皇帝見李旭這般乾脆利落的認罪認罰,一時也有些懵,而秦相此時站出來說道:“陛下,靖王畢竟年幼,正是血氣方剛的年紀,受人刺激,憤而出手,也是可以理解的,失手殺人也算是事出有因,理應從輕處罰,更何況靖王屢次為國爭光,數次險死還生,老臣覺得靖王之功是大於過的,所以功過相抵,不處罰也說的過去。”

吳琦瑛被氣的鬍子都抖了起來,老匹夫,明明是蓄意謀殺,你居然說是失手殺人,明明是殺人重罪,你居然還扯什麼功過相抵,你特麼還能不能要點逼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