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靖王炮短(第1/2頁)
章節報錯
“轟隆!”
這日,風和日麗,秋高氣爽,大寧火器研究院附近一處荒蕪的山坡下,一聲巨響響徹天際,剎那間驚鳥紛飛,鳥獸四散。
山坡上,李旭揉了揉被震的有些發鳴的耳朵,笑呵呵地看著已被震驚得合不攏嘴的父皇和寧王。
過了半晌,皇帝這才驚歎道:“這......這就是你只花了半個月時間就研發出來的神器?竟有如此大的威力?”
寧王嘆道:“皇兄,天佑我大寧啊!有此神器,何愁失地不復,天下不靖?靖王,靖王,旭兒這封號實在妙極!”
李旭面帶微笑,心中暗歎道:“以自己所學的現代知識,結合這個時代的科技水準,半個月時間也只能造出這種原始笨重的鐵炮了,慢慢來吧,鋼鐵的鍛造工藝還需要花時間改進。”
工部尚書張寶堂點頭讚道:“王爺說的不錯,有此神器在手,足以震懾天下所有宵小,東胡蠻虜,指日可滅。”
謝曉星笑道:“難怪靖王神神秘秘的拉著陛下出宮,還不讓帶護衛,如此神器的確需要嚴格保密。”
皇帝大笑道:“好,好啊!果然是不虛此行,旭兒,帶朕下去仔細瞧瞧。”
“兒臣遵命。”
一行人走下山坡,只見地面上佈滿了一排排由沙袋堆砌而成的掩體,繞過前排掩體,一具碩大的筒狀黑鐵疙瘩映入眾人眼簾。
寧王咂舌道:“我滴個乖乖,這玩意兒只怕不下於千斤重吧!”
李旭笑道:“不錯,此炮鐵身銅芯,長約七尺,重千斤,炮口內徑約五寸,射程可達五百步,炮彈主要採用實心鐵球,功效比較單一,震懾效果其實遠遠大於殺傷力,所以主要用途是守城和攻城。不過研究院也正在研發殺傷力比較大的炮彈。”
皇帝疑惑道:“為什麼要造得如此笨重呢?”
李旭解釋道:“鐵炮由於材質比較脆,延展性較差,鍛造工藝還差了點火候,容易炸膛,所以採用了加厚加箍,內壁銅鑄的方法,減少炸膛。”
寧王撇了撇嘴道:“聽你這麼一說,這玩意兒好像又沒那麼神奇了,又笨重又危險,本王守城還需要這玩意兒嗎?”
“王叔莫急,且隨我來!”
李旭帶著大家來到另一處掩體內,掀開一層紅布後,一門精巧美觀的火炮呈現在眾人眼見。
“此炮是用全銅鑄造而成,身長兩尺,重五十斤,口徑兩寸,射程三百步,雖然精巧但不失威風,發射之前,須用大鐵釘將炮身固定於地面,每次發射可裝填五錢重的小鉛子或小石子百枚,上面用一個重三室兩兩的大鉛彈或大石彈壓頂,發射時大小子彈齊飛出去,轟聲如雷,殺傷力及輻射範圍都很大,特別適用於野戰。”
寧王樂道:“這個好,本王甚是喜歡,哈哈。”
“王叔,你這會不急著趕去襄樊了?”
“不急了,不急了,你給本王再多造些炮,本王就在這守著,完了一併帶過去。”
謝曉星笑道:“呵呵,寧王見獵心喜,此刻已是走不動路啦!”
李旭道:“王叔,你確定要在這守著?”
“確定!本王不在這守著,被老謝搶了先怎麼辦?”
“哦,我本來還準備讓你把這些鑄炮大師全部帶走,在襄樊建個鑄炮廠的,既然王叔願意在此等候,那還是算了吧。”
“不能就這麼算了,你小子答應了本王豈能反悔,這些人本王今日必須全部帶走。”
皇帝有些詫異道:“旭兒,這鑄炮廠你難道不打算放在京師?”
李旭點頭道:“父皇容稟,兒臣思慮再三,還是覺得鑄炮廠設在襄樊要好一些,優點有三,其一是原料產地近,無論是銅陵的銅礦還是黃石的鐵礦,都與襄樊近在咫尺,運輸的時間和成本都可以節約不少。其二襄樊乃是國門所在,戰事歷來最為緊密,戰事若起,襄樊的火炮的消耗必定極大,所以及時補充很重要。其三,水運便利,火炮造好後運到京師以及長江沿線各個軍事重鎮也是極為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