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子嵐社什麼時候開始招男社員了,我們怎麼不知道!”

秦西子淡淡道:“子嵐社乃是太妃一手創辦,早有先皇太子加入子嵐社的先例,我邀請李旭入社,有何不可?再說我子嵐社招什麼樣的社員還需要向你彙報不成?”

那人一時語塞,這又是太妃又是先皇太子的,惹不起惹不起……

這時馮玉寧站出來說道:“你們有什麼可不服氣的,一群大老爺們兒,在這裡唧唧歪歪,像個娘們兒似的輸不起,人家李旭是太妃的孫子,又與秦社首有著婚約,人家就願意替子嵐社出頭,怎麼了,你還有什麼意見不成?趕緊給老孃滾蛋!別杵在這裡礙眼!”

“你……不與你一般見識,咱們走!”

馮玉寧繼續嘲諷道:“連年年墊底的凌雲社都打不過,還有臉來鬧事,一群棒槌!”

江寧詩社的社員被罵的滿臉通紅,趕緊跑出了現場,再慢一會還不知道那女人會罵出什麼難聽的話來。

裁判見江寧詩社的人退走,這才說道:“五殿下繼續參加鬥詩會,大家沒意見了吧!”

剩下兩家詩社唯恐被罵似的,連連搖頭。

李旭嘖嘖稱奇地看著馮玉寧,這女人太可怕了,得儘量離她遠點兒。

圍觀群眾並不在乎誰輸誰贏,五殿下還能不能繼續參賽,他們在乎的是李旭和秦社首真的有一腿。

“你看看,老子沒說錯吧,就說五殿下和秦社首關係不一般!”

“對對對,你說的對,他們都有婚約在身了。”

“郎才女貌,真是一對璧人!”

......

第二輪作詩比試開始,以思親為主題作一首七言絕句。

既然是重陽詩會,其實每年的題目都差不了多少,基本上都是與重陽節相關,登高,賞菊,思親等等,只是體裁會有所不同,所以每家詩社都準備有一些腹稿。

鬥詩臺上多了三張桌子,桌子上文房四寶,樣樣齊全。

李旭腦中關於重陽的詩有很多,但是這兩天經歷了皇后事件,總是會想起太子的音容笑貌,便決定寫下那首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臺下之人正在翹首以盼,不知道五殿下這次會寫什麼樣的詩句來驚豔眾人。

李旭開始動筆:

九月九日憶江寧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李旭交卷,裁判大聲念著這首詩,便有人在鬥詩臺的背景板上,題下了這首詩。

秦西子眼神複雜地看著李旭,這首詩雖然非常樸素,但是非常抒情,以太子的視角寫來看,更有著強烈的打動人心的力量。

不懂的人還在納悶,看懂了的人已經開始沉默。

看到詩篇已向山頂傳去,秦西子不有問道:“李旭,你這樣寫就不怕惹怒陛下嗎?”

“我答應了皇后,要尋回大哥屍骨,這首詩就是寫給那些想要將我大哥遺忘的人看的!”

隨著另外兩家詩社作完詩,李旭便要求裁判公開第三題。

裁判面有難色地說道:“五殿下,這不合規矩啊!”

“詩詞本就一家,分什麼詩和詞,你們這規則就有問題,快點,我趕時間!”

裁判問向另外兩家,他們也沒啥意見,反正五殿下那首詩一出,自家詩社也沒什麼希望奪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