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漸暗,二人舉杯不斷,相談甚歡。

言談間,湯先生也說起了來投的原因,原來是谷小哥親自登門相勸,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他終於決定來京輔佐李旭。

“淮上抗胡形勢再好,也不過是小勢,若得不到大寧朝廷的支援,很難有所作為。想要克復中原,驅除胡虜,必須要朝廷舉全國之力,盡心北伐,方有可勝之機。”

李旭點點頭道:“先生說的不錯。”

“可惜當今聖上逆來順受,性子軟弱,並沒有與東胡決戰的勇氣和魄力,上行下效,阿諛奉承,結黨弄權之輩上位,有志之士被打壓,若不是有秦相苦苦支撐,整個朝廷恐怕早就爛透了。”

見李旭開始沉默,湯先生抱歉道:“話說的又些重,殿下不要介意,在下本已灰心,對朝廷已不抱希望,卻在殿下身上看到了希望,所以我來到了這裡,希望能用平生所學,助殿下一臂之力!”

李旭有些動容,起身行禮道:“多謝先生,能得先生相助,實乃三生有幸!”

湯先生扶起李旭,沉聲道:“殿下無需如此客氣,得遇明主,也是湯某之幸!希望能追隨殿下,開創一番大事業!”

二人相視一笑,舉杯共飲。

李旭和湯先生小酌的同時,紫宸殿的宴會也已經開始。

儘管皇宮的風波仍在持續,皇帝的憤怒仍未平息,但是為了維持大寧的大國風度,宴會不得不繼續舉行。

不過皇帝只是象徵性地喝了一碗酒,觀賞了一段歌舞,便退場離去,皇后給他內心造成地創傷,一時半會不會消散。

皇帝退場後,紫宸殿地氣氛就更加熱烈起來,席間觥籌交錯,歡聲笑語不斷;殿裡歌舞昇平,餘音繞樑不絕。

西蜀九皇子劉文韜在端王地陪同下,遊走於殿內,與大寧朝臣們敬著酒,陪著笑,不指望這幫人能幫上什麼忙,只是希望聯姻之事能夠水到渠成,不出意外。

敬完一圈的劉文韜已是醉眼迷離,扯著端王問道:“那個李旭,為什麼沒來,他身為皇子,怎可如此怠慢他國使臣?”

端王心中暗罵,你以為你是誰,想要誰來陪著,誰就得來嗎?

見端王對自己愛搭不理,劉文韜有些惱了,“他不是被譽為詩仙嗎?今日如此熱鬧,他為何不來作詩,記錄兩國結盟這一盛況!”

“九殿下,你喝多了,既然酒量一般,又何必逞強!”

端王帶著嘲諷意味的一句話,讓劉文韜徹底惱了。

劉文韜將劍閣大師兄葉澄招呼過來,怒道:“大師兄,這群寧人看不起我們,你去,讓他們見識見識我們的厲害。”

“九殿下,您喝醉了,我扶您回去休息吧!”

“我沒醉,你只需要給我狠狠地教訓他們就行了。”

劉文韜推開葉澄,跑到大殿中央,趕走了正在跳舞的一眾宮女們,大聲道:“各位大人,請聽我說一句!這每逢宴飲,節目就只有歌舞,看厭了也玩膩了,對吧,沒甚意思,不如換個節目。”

端王冷冷一笑,自取其辱的傢伙,到時候可別哭著來求本王。

“九殿下說的好,殿下莫不是帶來了西蜀的什麼好節目,趕緊上上來,讓咱們開開眼!”

“好!”

“九殿下,上才藝!”

“九殿下,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