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援軍已到(第1/2頁)
章節報錯
月明星稀,雲彩甚濃,月華忽明忽暗,照在李旭三人身上,似乎預示著前途叵測難料。
大師兄駕著馬車,三師兄在前探路,李旭跟在馬車後面,三人一路換馬疾行,連拉車的馬也換了兩次,這次繳獲的六匹戰馬確實作了大用。
天色破曉時,三人被前方一條河流阻住了去路,一夜時間勘勘趕了一百多里路。
此時三人已是人困馬乏,李旭不由感嘆自己定下的計劃太過粗糙,太過想當然,根本沒有考慮到地形因素。
李旭暗自提醒自己以後行軍打仗必要做到熟知地理,熟記地圖,不可盲目制定計劃。
三人只好沿著河流南下,看看有沒有橋或者船隻可以過河。
而東胡卻是因為那隊遊騎在境內巡邏久未歸隊,經過一夜的仔細搜尋,意外的發現了使團眾人的屍體。
宛城守將烏蘭巴爾思得到訊息後,立即從美人堆裡爬起,親自趕到了現場。
荒涼的官道上,一群東胡士兵舉著火把,火光照亮地上整齊擺放著的屍體,陣陣涼風襲來,整個場面寧靜的有些詭異。
烏蘭巴爾思臉色鐵青,心中極為震怒,向身邊的幕僚問道:“雲先生怎麼看?”
這雲先生名叫雲海,本就是宛城人,因在當地頗有名望,又是讀書人,所以被烏蘭巴爾思徵為幕僚,頗得重用。
雲海沉聲答道:“將軍,據仵作勘驗,這些人基本上都是被一劍致命,而且對方人數不會超過三人,都是劍道高手。”
烏蘭巴爾思點點頭繼續問道:“先生覺得此事會不會是襄樊守軍做的?”
“屬下認為應該不是大寧所為,大寧要是有這個膽量就不至於賠款求和了,屬下以為此事西蜀嫌疑最大。”雲海答道。
“哦?先生有何見解?”
“首先西蜀有這個動機,破壞東胡與大寧和談,讓兩國繼續交戰,他們便可繼續坐收漁人之利。其次,對方三人皆是劍道高手,屬下有理由懷疑他們都是出自劍閣。”
烏蘭巴爾思沉思片刻,覺得雲海說的很有道理,“不管是誰做的,必要讓他們血債血償!先給我把這三人找出來,本將要用他們的頭顱祭奠我東胡勇士的英靈!”
身邊親衛領命而去,很快便根據現場留下的車馬痕跡,找準了方向。
烏蘭巴爾思派出一百親衛騎兵,沿著李旭三人逃走的方向追了過去。
“將軍,此事至關重大,需速速稟報鎮南王殿下!”雲海提醒道。
烏蘭巴爾思不由嘆道:“唉,此事發生在宛城地界,本將怕是免不了要受到牽累了。”
隨後,烏蘭巴爾思回到宛城寫下密信,派人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將信件送往“南京”鎮南王處。
阿伏於稱帝后,為了統治中原,一統天下,便將王庭改為上京,並遷都燕京,稱為中都,改寧都為“南京”,作為陪都。
鎮南王阿史那坐鎮“南京”,深受東胡皇帝信任,不但作為前線領兵作戰的最高統帥,還執掌了前線地區一應軍政大權。
天色大亮,李旭三人終是看到一位撐著竹筏在河中捕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