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京城上空,煙雲籠罩,淅淅瀝瀝的秋雨還在不斷洗刷著京城中的塵埃。

“能得顧大人相助,實乃萬幸啊!”

李旭手裡拿著一道聖旨,負手而立,望著灰濛濛的天空感嘆道。

今日早朝之時,京都府尹顧毅上書直斥五皇子李旭恃才傲物,有才無德,索財不成便惱羞成怒,無故打壞京都府門外象徵官府威嚴的石獅,奏請陛下將之嚴懲。

秦相雖在家中養病,但也上書陳情,怒斥李旭輕薄無行,道德淪喪,拐帶自家孫女出入秦淮風月場所,要求皇家必須給他一個說法。

而二皇子一系的官員,也沒有放棄這次落井下石的機會,接著控告李旭無視大寧律法,在端王府門前當街殺人,請求陛下將其治罪。

三皇子一系的吳家也有人站出來痛打落水狗,指責李旭驕奢淫逸,行為不檢,在風花雪月之地豪擲萬金,簡直是窮奢極侈。

一時之間,李旭如過街之鼠,人人喊打。

皇帝當即下旨怒斥李旭的種種無端之舉,責令其賠償京都府一應損失,並在府中禁足一月,不得旨意,不許外出。

皇帝看似嚴厲的旨意,卻是避重就輕,完全沒提什麼殺人之罪,象徵性的罵了幾句,一個簡單禁足處罰完事。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若是所有的風都刮向殿下這顆良木時,殿下以為,陛下心裡會做何想呢?”

這是昨晚顧毅為李旭出謀劃策時說的話,事態發展以及結果皆不出他所料。

早朝過後,皇帝急匆匆的來到永壽宮探望寧王,順便與太妃發起了牢騷。

“旭兒雖然頑劣,但是哪有這些大臣說的如此不堪,什麼有才無德,驕奢淫逸。前日若不是旭兒及時出手,又有何人能解朕燃眉之急?更別說旭兒還詩才絕世,武藝超群。再說朕教出來的兒子,哪輪得到他們多嘴!”

太妃明白了皇帝這是被大臣們激起了護犢子的心裡,不僅放下了心中的忌憚,反而還念起了旭兒的好處。

“呵呵,陛下能如此想,哀家才算是放下了心中一塊大石啊。哀家還擔心陛下中了東胡鎮南王的離間計,會對旭兒有所不滿呢。”

皇帝暗道慚愧,自從那胡使說李旭有九五至尊之相後,這兩日睡覺都有些睡不安穩,若不是今日發現李旭在朝中毫無根基,根本翻不起任何浪花來,險些就中了鎮南王奸計。

“母妃說笑了,鎮南王如此拙劣的計策,安能迷惑住朕。”

太妃點點頭笑道:“陛下聖明,不過旭兒一人住在宮外,哀家實在有些放心不下。昨晚秦相怒氣衝衝的闖進永壽宮,對著哀家一陣罵,旭兒做出的混賬事,哀家著實無從還口,只得任他喝罵。”

“秦相這個性子,唉,讓母妃受委屈了!”皇帝面帶慚色的說道。

“這倒沒什麼,哀家擔心的是旭兒一人在外,無人管束,只怕會做出什麼混賬事來。”

皇帝為難的說道:“母妃,旭兒年歲已大,再召他回宮裡來住,恐怕不妥。”

太妃笑道:“無需召他回宮,只需找個人管住他就好了。”

皇帝心中一動,恍然大悟道:“母妃可是有合適的人選了?”

“秦相不是找我們皇室要說法嗎?咱們就給他一個說法,若是陛下同意,哀家今日便出宮親自向他提親,畢竟是旭兒壞了西子名譽,理當負責到底。”太妃淡淡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