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王見這小子態度誠懇,虛心求教,便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依本王看,這武當不去也罷,就算你武藝再高,最多不過是個百人敵。本王手下江湖高手無數,能帶兵打仗的將領寥寥無幾,只得在這親衛營護衛本王安全。你需做那萬人敵,依靠自己才智,不斷學習,積累經驗,方不負你此生志願。”

寧王所說與李旭對自己的規劃相差不大,只不過是對武學的態度不同而已。

李旭極度渴望自己練就一身高明武藝,何況此時蘇婆婆已傳了他佛道兩門絕學,若是不去武當,尋求指點,相當於是入寶山而空手,天予不取,必受其咎。

李旭起身行禮道:“多謝王叔為我解惑,不過前去武當乃是父皇旨意,故不得不去,至於時間多則一年,短則幾月,侄兒必下山來投,還望王叔到時不吝賜教。”

寧王對這個母親從小養在身邊的侄兒,還是十分親近疼愛的,如今他又表現出不俗的才華,若他有意爭奪儲位,寧王也是很樂意與母親一樣鼎力相助的。

寧王點點頭道:“也好,你自己做好決斷,最近樊城附近已多次發現東胡哨騎蹤跡,你此去武當雖然路途不遠,但也要小心行事。東胡亡我之心不死,本王判斷過完今年冬季,明年東胡很可能就會大舉入侵。如今朝廷眾臣一心求和,毫無與之一戰的決心,本王心中甚憂啊!”

李旭身在京城,自是知曉朝廷動向,心知王叔所言不虛,此刻也是毫無辦法。

寧王設宴款待李旭一行後,李旭便向寧王辭行。

寧王知他心意已決,也不再挽留,本想派人護送,被蘇家姐妹放翻一隊親衛後,便只命人給他們每人送了一匹馬,揮手讓他們離去。

李旭忐忑的騎在馬上,緩緩而行。這是他第一次騎馬,雖然有之前五皇子的記憶,但也不太敢策馬狂奔。

幾人不明所以,跟著他慢慢而行。

蘇挽月卻是發現端倪,嘲諷道:“五皇子殿下是不會騎馬吧,你這樣還不如下馬步行呢?”

李旭老臉一陣發燙,狠下心來一鞭子抽到馬臀上,那馬向前急衝,李旭差點摔下,吊在馬背上,嚇得大聲尖叫。

于謙捂著眼睛,轉頭偷笑。

蘇挽月卻是大聲笑道:“快叫救命,你叫救命的樣子真是好看極了!”

蘇海棠見狀迅速跟上,在馬上騰空而起,飛到了李旭馬背之上,將其扶起,抱著他策馬朝前衝去。

蘇挽月撇了撇嘴,上前拉上妹妹的馬,便迅速跟了上去。

李旭靠在海棠身上,感受著那一團柔軟,心想這丫頭髮育的真好。

海棠姑娘從來未與男子如此親密無間,臉上嬌羞一片,心臟都快跳了出來。

兩個時辰之後,天色見晚,前方探路的暗衛有一人回來稟告,前方十幾裡,發現一隊東胡騎兵,正超這邊而來,大約有十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