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父親杯中茶水見底,王青寒端起茶壺再次將杯子斟滿:“爹,您就放心好了,女兒將您的話一字不落的跟王爺說了。”

“嗯,那就好。”

聽到女兒這麼說,王榛懸著的心總算是放下了。

他點點頭,又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爹,這歲貢之事雖說不是什麼小事,但也沒有那麼重要吧?

今年只不過是將收取歲貢的官員換成了京官而已。

咱們就如同往年一樣,選出歲貢遞交上去也就是了。

您有必要那麼上心嗎?”

王青寒黛眉微皺,向父親問道。

之前收歲貢的時候,也沒見王榛這麼操心過。

偏偏這一回他這麼重視,要說其中沒蹊蹺,傻子都不信。

“寒兒,你只是看到了事情的表象,卻未能看到事情的本質啊。

若是單單因為歲貢的事,為父自然不會如此大費周章的讓你去王府通風報信。

但你可知,這件事的關鍵並不在於歲貢,而是在於收取歲貢的人啊。”

王榛嘆了口氣,對女兒說道。

他活了這麼多年,走過的橋比王青寒走過的路都多。

這俗話說人老為精,一點都不假。

從這次歲貢換人的事情中,他就嗅到了一些不尋常的意味。

只不過這人沒來,他還不能確定事情究竟會朝什麼方向變化。

但有備無患,未雨綢繆總歸是不會錯的。

“女兒愚鈍,還請父親明示。”

對於王榛的話,王青寒還是不能完全理解。

她是個單純的姑娘,有些事情還是不能看得那麼透徹。

聽到女兒相問,王榛也沒有刻意隱瞞,當場解釋了一番。

“這王府不比其餘幾家,是這文州城的本土勢力。

他們的背景要複雜的多。

眾所周知,咱們大華朝有四大國柱。

被稱為大華四王。

這四位王爺,無一不是那驚才絕豔之輩。

不但實力通天,地位更是高得離譜。

可謂是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

除了當今聖上,沒有人在地位上能夠高過他們。

就算是皇室宗親都不行。

但世人只知曉我大華有四王,殊不知曾經的大華國柱一共有五位啊!”

王榛嘆了口氣,唏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