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輝帶著顏真真與蘇定方來到崖底下的時候,旁邊的那個解說員也是一臉尷尬地望著他們。

“沒事,你繼續。我也想聽聽關於咱們道宗的故事。”

林輝笑容可鞠的樣子,讓這位解說員不禁鬆了一口氣,笑著對大家說道:

“林大師既然來到這裡了,那我就不班門弄斧了。你家的老祖地還是由你來介紹比較合適。”

林輝卻是搖搖頭道:

“我們道宗裡確實有關於這座山的故事,然而,在另一處的龍虎山也有同樣的故事,所以我們自己也分不清到底哪裡是祖地。不過既然我們來到了,也想聽聽你這樣的專業人事給我們道宗蒐集到什麼樣的資料,讓我們也有點方向的靈感來判斷真偽。”

這話說得漂亮,既把道宗的浩大表現出來了,也對民間的傳說有足夠的尊重,連在看直播的老皇帝都慶幸把道宗的一把手交給了這樣一位懂事的少年手上。

解說員聽到林輝的認同,不禁也挺了挺胸,開始滔滔不絕地從頭講起。

而一邊的遊客們卻沒有覺得厭倦,似乎有林輝在場,與他一起聽這些傳說都會得到賜福一般。

林輝邊聽著邊點頭,這些民間傳說還真別說,給他還真提供了一點靈感。

“傳說當年老子出關的時候,曾經被當時的函谷關的守備,也即是相當於現在的咱們這裡地區的警察局長的職位吧。給欄了下來,死活要求這位聖人留下一點墨寶。所以老子在寫完道德經之後隨手一揮,他寫過道德經的那支筆就飛到咱們這裡來了,而咱們這裡的崖就是被那老子的筆鋒給切掉的……”

大家聽完之後,紛紛給這位解說員鼓起掌來。

解說員這時候也是額頭冒起細汗來,看向林輝的時候,見他點點頭才鬆了口氣。

就這樣的一故事,讓林輝突然想在這裡吟誦一遍《道德經》,這種感覺是沒來由的,就是覺得應該這樣做。

只見他向眾人施了個禮道:

“眾位,今日在此相見即是有緣。貧道身無長物,唯有向各位吟誦一遍《道德經》以為大家祝禱。”

說完,便向天高聲朗誦了起來:

“道可道……非常道……”

一邊吟誦的時候他的右手不自覺地扶在了照鏡崖的崖身上。

只聽見周圍都傳來他朗誦的回聲,頓時讓人感覺到一種浩瀚,宏大之感。

在場眾人沉迷在林輝那股充滿磁性的男低音中,冥冥中,他們似乎見到了一個老人騎著青牛一步一步地邁向一個黃沙鋪陳的古舊城樓外。

“這……這……這不是幻象……”

人群中不知道誰叫了一句,把大家叫醒了開來。

只見照鏡崖那光滑的崖身處正把他們剛才看到的影象顯現了出來。

直播間裡的水友們更是嚇得一條彈幕都不敢發。

林輝的道德經繼續在朗誦,現場的眾人有懂這本經書的也開始跟著一起朗誦。

崖上的畫面從老人騎牛,到老人被欄,然後是一個官員般的人物跪在地下說著什麼,最後又磕起頭來,不單單是他磕頭,連他身後的百姓們也跟著磕頭。

老人嘆了口氣,終於是點了點頭,拿起守備準備的紙和筆寫下了洋洋灑灑的《道德經》,只見他寫完之後,把筆一甩,筆就不知道哪去了。

畫面到這裡就開始慢慢消失了,而那位老人在畫面消失前還回望了一眼,這一眼讓整個龍國的人們的心頭都為之一震。

一股從內心裡對自己祖國的認同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