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廬,位於樂陽鎮中華閣客棧之下,其內共有百餘柄藏劍。

雖然劍廬之內的絕大多數藏劍均不似無雙劍一般獨一無二,也不如英雄劍一般浩氣長存,卻依然盡都屬於武林中一等一的名劍!

【中華閣下-劍廬之中】

無名向王一正介紹著他的藏劍。

“此乃‘兩儀劍’,以劍脊為界, 劍鋒左右兩邊分別以一寒一熱兩種奇鐵溶鑄而成,一黑一白,切合乾坤,包含陰陽之氣!”

劍廬內,無名指著牆壁上一柄劍鐔上鑄有太極圖案的寶劍介紹到:“在我的收藏裡,這把‘兩儀劍’也是絕對算得上是名列前茅的奇鋒!”

王一正聞言看向牆壁, 無名上前從牆壁上摘下這柄“兩儀劍”遞給他,示意他看一下。

王一正一手執劍鞘, 另一手握住劍柄, 只感覺觸手處溫潤如玉,呼吸間自有一股微弱而柔和的劍氣自劍身緩緩透出,沁人心脾。

雙手稍微一用力,寶劍出鞘,劍刃“嚯”的一下被抽出一尺,卻見劍身果然黑白分明,陰陽交融。

劍刃上陽兩種奇鐵澆鑄融合而形成的玄奧紋路,在密室昏暗的燭光下散發出懾人的寒芒!

端的是一柄神鋒!

“好劍!”

王一正也不由暗暗讚道,這把劍縱使不如自己徒弟斷浪的家傳神兵“火麟劍”,卻也有其獨到之處,稱之為好劍絕不過分。

將“兩儀劍”歸鞘,掛回牆壁上,無名帶著王一正慢慢踱步,走馬觀花,邊行邊看。

“哎?無名,這七柄劍怎麼放在一個劍匣裡啊?難道是一整套?”王一正行至一劍匣旁,開口問道。

“此乃‘七夕劍’,劍如其名, 共由七把利劍組成。這套寶劍本來是十大門派之一的北斗門的鎮派之寶,不過差不多在十年前,發生了一場大戰,這套‘七夕劍’就成了我的收藏品。”

無名介紹道,話中提及自己與十大門派的那一戰時,卻語焉不詳,一句帶過。

他不願多談往事、有意敷衍。

王一正不以為意,將七柄寶劍一一看過。

無名評價道:“這七柄一套的‘七夕劍’無論鑄造工藝還是所用材質,都與剛才那把‘兩儀劍’有不小的差距。

此時完整的一套還尚有些看頭,若拆分下來,則不值一哂!”

“那這把是什麼劍?”

王一正上前兩步,指著牆上掛著的一柄沒有劍鞘,且劍鐔為金sè飛鳥展翼狀的三尺長劍,開口問道。

無名循著王一正手指望去,“哦”了一聲才道:“這是‘白鶴劍’,我幾年前隨手所救的一個被追殺的白姓鏢師所執之劍

後來我指點了他四式劍法,那個鏢師臨走時就將這柄從不離身的寶劍留在了中華閣,以表感激。”

頓了頓,無名接著說道:“這柄‘白鶴劍’乃是百鍊精鐵混合了少量西方真金所鑄,劍刃堅韌無比,且如雪似鏡,白rì裡一經使出則反shè出漫天刺目劍光,眩人眼目。

不過,此乃小道之術罷了,不入正統,難登大雅!鑄此劍者持心不正,用此劍者投機取巧。

虧得那人舍了此劍,要不然一直對這種小把戲心生依仗,恐怕他一輩子也入不了劍道大門。

此劍可惜了,浪費了那塊鑄劍所耗的西方真金!”

這裡寶劍名劍如此繁多,實在是愛劍之人的天堂!

眾劍正嫋嫋散發出的強弱不一的各種劍氣,有寒有熱,有正有奇,或鈍或銳,輕重不一。

不過王一正卻是知道,剛才所看的十餘口劍雖然俱都不是凡品,卻均少了一點神兵之神韻。

“這些劍都不及英雄劍!”

下一刻,英雄劍驟然在王一正掌心處不斷顫動嗡鳴,原本暗沉沉的劍身豪光暴綻,將一片昏暗的劍廬照耀得恍如白晝。

英雄劍鳴,神兵通靈!

“無名,你果真沒死……”

這聲音低沉緩慢,似在慨嘆,似在自言自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