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問他,

“林師傅,你嘛時候給電競正名啊?”

他會淡淡的一笑,

就在今天。

“林主任?”

門外傳來有些激動的喊聲。

林光裕回過神來,套上西裝,撫平褶皺。

臉上變為平淡如水的模樣。

“來了。”

今天,是他們正式向國際奧組委提交申請的日子。

也是,最後一步。

如何成為一個正規的奧運會正賽專案?

那麼首先就要了解奧運會的規則。

歷屆奧運會都分成25+3的模式。

二十五個固定專案,三個可替換專案。

這件事情本身是有操作空間的,所以才說有機會。

但是光有機會沒用,還需要三方組織共同確認。

舉辦國的奧委會,申請國的奧委會,和最後的國際奧委會。

lpl這邊的已經解決了,櫻花那邊也沒什麼意見。

其實這幾年櫻花國本來就積極推進電子競技,一方面是促進第三產業發展,另一方面就是為了改善年輕人的交際。

所以他們同意的很爽快。

所以,最後的難關,只有國際奧委會。

林光裕深知這不是一場好打的仗,哪怕國際社會思想更加開放,但是對於電子競技到底算不算競技也沒有一個定論。

但是,他必須打。

“s8那邊,馬上要打淘汰賽了吧?”

他走在最前方,在他身後是一群同樣西裝革履,最大年紀不超過三十的年輕團隊。

正因為年輕,所以能夠接受他的主張。

助手回憶了一下時間,笑著道,

“應該差不多了,這個時間。”

林光裕點頭,

“希望他們那邊也加油吧。。”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任何好的訊息都是在給他增加在談判桌上的籌碼。

前往會議室的路並不遠,國際奧委會的人員已經來了。

林光裕看著面前關閉的大門,沒有絲毫猶豫推開。

寬敞明亮的會議室裡,已經有了一群正襟危坐的人們。

他們的人員複雜,來自各個國家的人都有。

林光裕知道,這些就是他要說服的人了。

他臉色沉穩的走到自己的座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