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雲‘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也。’夫無為之事……為無為,則無不治矣!”

“我之學說,取‘道’之一字,是為道家,以代玄門!”

隨著李耳話音落下,天道有感,諸多大能盡皆面露吃驚之色。

誰也沒有想到,太清老子這位玄門大師兄,竟然親手將玄門給解散了。

然而,對於李耳此舉,早早得到通知的趙朗卻是毫不驚訝,反而連連點頭。

“大師伯此舉,乃是由上而下,由裡到外,統合整個玄門理論和氣運。

而這五千言《道德經》,並無什麼修煉秘法, 但所含道理卻是無所不包,將天地事物運轉的規律盡數囊括其中,哪怕是毫無修為在身的凡人, 也能借此領悟大道, 一步登天。

這般做,使得原本的玄門理念紮根於民間, 而不再侷限於信徒之中,凡是生靈皆可領悟,可讓道家一脈的氣運源源不絕。再加上三清的修煉之法,令得道門氣運更加穩固,哪怕日後受到其他教派學說的衝擊,也只是有所影響,但卻永無衰落之憂。

這樣一來,人教、闡教、截教這玄門三教,也就徹底整合起來,無形間又暗合了‘道’之一字,更是沾染了幾分氣數。不得不說,大師伯作為三清之首,玄門首徒,的確是有這個資格代表三清,而這立意,也是其他玄門中人無法代替的。”

隨著李耳以道家思想完成鉅著《道德經》,轉世人族,論道百家的使命已然完成,於是辭了官職,騎牛向西而去。

金鰲島上,通天教主有感,知曉時機已到,在心中暗歎一聲,將大弟子多寶道人叫到自己面前,吩咐他去大師伯太清老子的八景宮中走一遭。

多寶道人領命,來到崑崙山上。

看著多寶朝自己恭敬施禮,太清老子微微點頭,道:“本座和你師尊有所約定,如今時機已到,是時候委屈你一番了。”

“師伯的意思是?”

多寶完全沒有料到這位大師伯會這般說,因此疑惑的問道。

“封神量劫中,西方二聖有錯在先,欠了我玄門一份人情。如今西方二聖將心思盡數放在把藥師的分身塞進天庭之中,此事無心發展大乘佛法。你是我三人座下除了公明之外最出色的弟子,此時你立大乘佛教,分割西方氣運,若是事情順利,甚至像你那師弟一般證道混元也有可能。只是不知你願意與否?”

太清老子淡淡說道。

“這……”

多寶原本有心拒絕,但聽到有望證道混元,再想到他自己身為截教大師兄,卻被師弟趙朗壓了一頭,心中好勝心不覺燃起,點頭道:

“師伯您既然與師尊商議好,那師侄自當遵從。只是師侄若立大乘佛教,西方二聖出手殺我,又當如何?”

“他們若敢動手,本座不僅要打殺那李靖,更要和你師尊以及二師伯,還有趙朗師弟,四人同上須彌山討個說法。而且,你二師伯尚欠西方教一個人情,投鼠忌器之下,他們不敢也不會動手的。”

太清老子出言寬慰道。

“而且,只要你成功立下大乘佛教,西方教氣運就會被你分割一大半出來,到時候西方二聖再打殺你,那就是殺敵八百,自損一千,得不償失,到最後全部便宜瞭如今的道門。因此,他們兩人只會拉攏你,絕不會對你動手。”

“既然如此,師侄領命。”

見多寶答應下來,太清老子微微點頭,將袖袍一甩,頓時多寶道人被封印修為,落入地仙界李耳身後。

兩人一前一後,一同向著函谷關而去。

這一日,函谷關關令尹喜因夜觀天象,望見紫氣東來三萬裡,知道有聖人將至,早早等候在側。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