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殷商之患,西征之議!(第1/3頁)
章節報錯
然而,有些事情,卻並不以趙朗的意志為轉移。
就在姬昌死後的第三年,西岐二子奪嫡終於落下了帷幕,大公子伯邑考在外出打獵之時被刺客刺傷,最終傷病不治,一命嗚呼,二公子姬發在以姜子牙為首的文武百官擁護下自立為西伯侯,同時向天下宣佈,那刺死伯邑考的乃是朝歌派出的刺客,並豎起反商大旗,要為父親和兄長報仇。
而南伯候鄂崇禹也不知吃了什麼迷魂藥,舉兵相應,反了大商,兵逼三山關
訊息傳到朝歌,莫說是氣得暴跳如雷的帝辛,就連趙朗都有些哭笑不得。
這伯邑考外出打獵被刺傷這個劇本,難道是拿的那位江東小霸王的?
不過,這種吃瓜到最後吃到自己身上的感覺,確是著實不好。
這還沒完,隨著姬發自立為西伯侯,那剛被武成王黃飛虎鎮壓下去不到四年的北海諸侯袁福通勾結東夷部落,再次舉起了反旗,禍亂殷商邊境。
虧得殷商朝廷反應及時,再加上這幾年著實積攢下來一些家底,任命佳夢關守將魔家四將為帥,此前護佑王子武庚有功的餘化和袁洪為輔,帶著一干精兵猛將,這才將袁福通這個降而復叛的傢伙徹底鎮壓了下去,袁福通自己,也死在了餘化的化血神刀下。
至於南伯候鄂崇禹,帝辛則採取守勢,讓三山關鄧九公負責抵禦。
鄧九公不愧是殷商老將,面對南伯候大軍,把個三山關守得鐵板一塊,堪稱水潑不進,南伯候大軍三年下來,硬是沒能越過雷池半步。
魔家四將班師回朝之後,聞太師在早朝之時,藉著此事向帝辛啟奏。
他希望自己能夠親自掛帥,率兵征討西岐!
聞太師此言一出,頓時在朝堂之上引發了巨大的震動,而帝辛卻是絲毫不意外,顯然兩人是商量好的。
對於聞太師而言,西岐打出了反商的旗號,又是闡教一手扶持起來的,是“命中註定”要替代殷商成為人族正統的。
而他,無論是於私,作為截教弟子,還是於公,身為殷商太師,都要竭盡全力,阻止或者改變這個所謂的天命。
在帝辛眼中,身為四大諸侯的西周一脈,竟然敢率先舉起反商大旗,對於一位帝王而言,自然是是可忍,孰不可忍,而且,他對於這次的神仙殺劫,也是知道一鱗半爪,曉得這西岐之地乃是殷商的心腹大患。
如今殷商稍稍緩過氣來,自然是要除之而後快。
但是對於此事,朝堂之上的反應卻是不一。
以武成王黃飛虎為首的主戰派表示贊成,說西岐大逆不道,早該如此;而商容、比干等文臣則表示反對,說大商經過近幾年的休養生息,總算是緩過來一口氣,若是出兵征討,必將勞民傷財。
兩邊誰也說服不了誰,各自你一言我一語間,整個朝堂頓時亂成了一個菜市場。
帝辛眯著眼,看著群臣反應,最終還是沒有表態,只是散朝時來了句“明日再議”。
只是,回到後宮之後,當著蘇妲己的面,帝辛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恨恨的罵了句:
“老匹夫,終有一日,寡人讓你死無葬身之地!”
“陛下,丞相又惹著你了?”
蘇妲己笑意盈盈的走到帝辛面前,伸手握住帝辛的那雙大手,柔聲問道。
“不是那老匹夫,還能是誰!哼,寡人就知道,自從寡人登基以來,他便對寡人心懷不滿。那是因為,在他的眼中,寡人比不得我那哥哥子啟!”
按照殷商的王位繼承製度,繼承人選向來是“父子相傳”,“兄終弟及”,這,也是從大夏流傳下來的。
只不過,這種制度隨著時代的發展,越發不符合大商的國情,才在商王仲丁在位時引發了九世之亂,王族之間的內戰消耗了太多的國力,一度使得大商中衰,幸虧後來盤庚上位,這才平息了這場歷經九任商王的內亂。
鑑於此,殷商的王位繼承製也變成了“立長立賢”。
帝辛之父帝乙生有三子,帝辛為壽王,排行老三,因此按照立長制,繼承王位的不應該是帝辛,而是他的大哥子啟。
但偏偏,帝乙臨終之時,卻選了帝辛繼承王位。
帝辛這個帝乙三子登臨大寶,既有像聞仲、黃飛虎這樣的大臣支援,也有如商容、比干、箕子這樣的老臣和王族的反對。
雖然商容是託孤大臣,但他的心始終不和自己在一起。
當年殷商的局面,說一句內憂外患也不為過,他那個軟弱好色的大哥真的能夠擔起來這幅重任嗎?
但父王最後卻選擇了自己,而不是大哥,顯然是認為大哥沒有這個能力。
這麼多年過去了,這商容還對自己那位大哥心存幻想,抱有僥倖嗎,甚至為了這個,不惜屢次在朝堂上與自己唱反調。
想到這裡,帝辛只覺得心頭一股無名火熊熊燃起。
“大王,可是老丞相也為這大商操碎了心啊!”
妲己柔柔的說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