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九州之鼎,女媧謀劃!【求保底月票!】(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禹治水成功,無論是在百姓心中,還是在百官心中,都人望極高,因此,對於美叔的決定,百官根本不會反對。
百二十年後,美叔功德圓滿,退位返回火雲城修行,並向人族各部落釋出最後一道詔書,禪位給大禹。
即位之後,大禹在第一次大朝會上,拿出了一件圖錄。
“此乃九州圖,乃是朕治水期間走遍洪荒時親手繪製。朕得天帝相助,治水成功,維護住人族氣運,但作為代價,我人族需鑄造人道寶鼎以鎮九州,如此,藉由九鼎,人族氣運即可與九州地運相連。”
當年他沒有向美叔提出這項建議,是因為此事耗費頗大,美叔退位在即,一切以穩為主,根本不會同意。
但如今不同,大禹有人望加身,又是人族共主,更何況,此事一看便知道對人族極為有利,百官和先賢不同意才是傻子。
命令釋出之後,以三大部落為首的各個人族部落紛紛慷慨解囊,獻上部族珍藏材料,並派遣工匠來到帝都,開工鑄造九鼎。
此事,關乎人族大運,不僅各部落出人出力,人族那些先賢大能也紛紛出關幫忙,再加上天庭的一干神仙,三教弟子,以及和人族交好的龍族,紛紛現身帝都。
得到龍族前輩的指點,祖龍九子甚至不惜將自己的一小半精血獻出來,用來澆築九鼎,令自己與人族深度繫結。
眾人拾柴火焰高。
歷經兩百年,以各種寶材鑄造而成,並以人道氣運澆築的九座寶鼎終於大功告成。
就在寶鼎煉成的那一刻,大禹手中的九州圖頓時散發出凜凜寶光,自動脫離大禹的掌心,飛到半空之中徐徐展開,化為一卷陣圖,圖中靈脈交錯,正是大禹行走洪荒治水之時所走過的地方。
九州鼎在無數大能的關注下,陡然所小,然後徑直飛入陣圖的九個陣眼之中,頓時,陣圖上開始顯現出洪荒大九州的區域來。
下一刻,陣圖變得虛幻起來,並不停擴大,最終宛如一層薄霧般將整個洪荒大陸都囊括在了其中。
散發真正寶光的九鼎藉助祖龍九子之血,與由祖龍化身而成的九州地脈不斷呼應,不斷勾連,將散逸在外的各處靈氣聚攏在地脈之中,最終緩緩沉入大地之中。
至此,有著九州鼎鎮壓九州地脈,再加上十方鎮嶽大陣的保護,如此雙管齊下,洪荒大地比以往堅固了數十倍,能夠正面抗住大神通者們的交鋒而不碎。
大禹做出這等有利於天地的大事,自然得到了洪荒大道的獎賞,近千畝功德金雲眨眼間便來到了大禹頭頂之上,化作一股久久不散的靈光注入他的體內。
功德入體,大禹的修為也從太乙金仙境一路扶搖直上,來到了準聖巔峰境界。
“人皇,天帝有詔!”
正當此時,太白金星駕雲而至,口中說道。
“星君請講!”
大禹微微躬身,表示對天帝的敬意。
“姒禹平息水患,鑄九鼎,鎮九州,於天地有大功!天帝詔曰:今封人族共主姒禹為地仙界人皇,負責後天生靈搬遷至地仙界一應事務!”
太白金星展開金黃詔書,朗聲讀道。
“姒禹,領詔!”
大禹沉聲說道。
這一刻,他早有預料。
隨著洪荒大九州徹底穩固下來,以及地仙界在地皇神農的看護下,已然一片生機,是時候讓數量繁多的後天生靈離開洪荒大九州,搬遷到地仙界五部洲中去了。
“傳朕旨意,人族各部落,凡地仙境以下,盡數統計數目,並讓各族長準備搬遷事宜。”
接下詔書,大禹雷厲風行的行動了起來。
諸多人族修士在各族族長的指揮下,各自施展仙術,將各部落地仙境以下的後天人族轉移到地仙界四大部洲;與此同時,天庭眾神與諸聖也齊齊施展神通,把洪荒各處除人族以外的後天生靈盡數轉移到地仙界中。
此事,足足持續了三百年之久。
隨後,大禹辭別眾人,離開洪荒大陸,來到地仙界中領導人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