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隨著人族五帝輪轉,功德圓滿,人族氣運開始飛速膨脹,一部分妖族有感於此,為了保住妖族的地位,開始於九大州中興風作浪,就算是四海龍王也頗有些束手無策。

再加上天上雨水繁密,一時間,洪荒九州,東南西北各個方向均發生了水患,使得民不聊生。

此時的人族共主乃是虞舜之後,名曰美叔。

為了治理水患,他花費了大量的精力,但效果並不理想,於是聽從群臣建議,啟用素有治水之能的姒鯀,以平息水患。

姒鯀是顓頊一脈的後人,曾經治理洪水長達九年,素有治水之能。

如今他臨危受命,深感肩上責任之重。

為了徹底平息水患,他親自去媧皇宮,向聖母娘娘女媧聖人手中求取了一塊九天息壤,然後再用在岸邊設定河堤的障水法,對洪水進行圍追堵截。

他的方法,初始既有成效,大大緩解了中原氾濫的洪水,但是隨著雨勢的不斷增強,洪水越來越多,為了防止洪水漫過堤壩,不得已之下,人們修建的堤壩也越來越高。

最終,堤壩承受不住巨大的壓力,一朝決堤,解除束縛的洪水肆虐之下,造成的災害更勝往昔。

面對著這般局面,身為人族共主的美叔大為震怒,下詔斥責鯀的過錯,並命人將其帶回都城,斬首示眾。

鯀雖死,但他的兒子姒禹卻對水患深惡痛絕,他想治理好水患,一方面造福人族,一方面洗刷父親的恥辱。

經過實地考察,仔細研究之後,姒禹的確有了些許發現,認為治水一事,堵不如疏,將洪水引入河流流入大海,遠比將其用堤壩困在一地要好得多。

自己父親的方法對付小災小難並沒什麼問題,但面對洪荒幾個元會難遇的水患,卻是力有不逮。

在自己的封地小試牛刀之後,姒禹心中大定,親自趕往人族都城,向共主美叔毛遂自薦。

得知姒禹的來意,美叔也頗為頭疼。

對於他來說,誰治水都無所謂,只要不是姒鯀之子就好,因為姒鯀,已經讓自己和人們失望一次了。

若是自己在任用姒鯀之子治水,無法平息水患,致使人族氣運再度受損,就算他美叔是人族共主,也承擔不起這樣的後果。

“陛下,是騾子是馬,總得拉出來溜溜。既然這姒禹有心為父親洗刷恥辱,平息水患,想來是有一些真材實料的,不如讓他君前奏對,我等和陛下一同聽聽他治水的思路,也好加以判斷。”

一名人族大賢笑著說道。

這的確是個不是辦法的辦法。

美叔聽罷,若有所思的點點頭,隨後,便召姒禹入宮問話。

姒禹入宮之後,在共主美叔和諸多人族大賢面前將自己的治水理念說了一番,針對各處洪水所制定的策略無有不妥,頓時得到了眾人的一致認同。

美叔當即封姒禹為大司馬,治理天下水患,並傳達下自己的旨意,只要姒禹需要人手,他就可以在各個部落中隨意徵調人手。

同時,按照人族此時的習俗,姒禹的名字也被改為了大禹,以此彰顯自身身份的不同。

一時之間,大禹治水,天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為了人族,也為了你父親,好好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