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獨掌大權,內亂開啟!(第1/3頁)
章節報錯
在給自己父親當副手整整九年之後,姬少典認可了自己兒子的能力,主動讓位,放心的將有熊部落交到了軒轅的手上。
深受東海人族部落薰陶的軒轅,在正式成為有熊部落族長之後,心中那顆小火苗也悄無聲息的隨之愈發高漲。
看慣了東海人族部落井井有條的模樣,軒轅對於人族祖地周圍分崩離析的狀態極其不滿。
各大部落分崩離析,沒有一個統一的號令和指揮,你幹你的,我做我的,如此各自為政,最終的結果就是內耗和內卷嚴重,嚴重阻擾了各自部落的發展壯大。
在人族祖地不作為的情況下,與東海之濱那邊相比,周邊部落的發展已經嚴重滯後。
如果說,在天皇伏羲時期,人族祖地周圍的部落與東海那邊相比相差不算太大的話,那麼如今兩者的差距根本不可以道理計。
雖然地皇神農與他的繼任者在執政期間也大力扶持了這些部落的發展,但最近的兩位人族共主,姜克和姜榆罔在位時,人族共主的影響力已然大大削弱,甚至有時候出現了共主號令不出陳都的尷尬情況。
這樣的局面,心中有了想法的軒轅自然是看不上的。
軒轅成為有熊部落族長制後,根據部落發展的實際情況,再加上自身所學,以及借鑑東海人族高層治理部落的經驗,不出十年,整個有熊部落的發展蒸蒸日上,形勢更是一天好過一天。
只是,人族祖地周圍都是有主的土地,有熊部落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再想擴大地盤,肯定會觸動其他部落的利益。
這時候的人族,還沒有趙朗原時空中,類似於產業升級或者創造新興產業的概念,自家部落要想更進一步,那就只能吞併與自己接壤的其他部落。
再加上廣成子急切盼望軒轅成為人皇,自己憑藉身為帝師之功德再進一步,因此常常在軒轅耳邊說一些人族分裂已久,必須同意之類的話語,讓軒轅在閒暇之餘不由得浮想聯翩起來。
他可是從父母口中聽過不下一次自己出生時的異象,再加上又早早拜了玄門仙長為師,隨後又眾望所歸,成為族長。
這樣的成長軌跡,和天皇伏羲,以及地皇神農一比,不能說是一模一樣,只能說是如出一轍。
姬軒轅能夠被無數族人所認可,無論是智商還是手段,那都是槓槓的。
再加上,成為部落族長之後,他也有資格知曉一些天地大事,比如自己師父廣成子的身份,聖人元始天尊門下大弟子,闡教首徒。
聯想到自身的狀況,軒轅不是沒有想過,自己是否與天皇和地皇兩位陛下一樣,都是天命所定之人。
只是再想到自己在東海那邊的所見所聞,軒轅那顆心登時冷靜了下來。
統一人族?
不說十萬大山那邊,單單東海人族部落的強大實力和雄厚底蘊,軒轅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有這個能力。
他怕,怕被除了老師廣成子以外的其他人看成是白痴。
因此,哪怕心中有了一絲苗頭,但軒轅卻將這絲苗頭死死壓在心底最深處。
只是,無論他怎麼想,身為部落族長,他就要解決如今有熊部落所面臨的麻煩。
要想發展,要想更進一步,必須擴張地盤,但擴張地盤,就會觸及到其他部落的利益,引起矛盾和衝突。
雖然如今人族共主威嚴不在,但諸多部落之中,敢公然挑釁人族共主威嚴的,卻幾乎不存在。
能當上族長的,沒幾個省油的燈。
大家都不願意第一個動手,徹底得罪人族共主,那樣做,只有一個結果,那就是自絕於周邊部落,引得眾人群起而攻之。
換個形象的比喻,如今軒轅所面臨的的情況,就像東漢末年那樣,如果沒有一個“董卓”出現,打破僵局,撕掉最後一層遮羞布的話,這樣的局面還會繼續維持很長一段時間。
軒轅雖然不願做“董卓”,但並不意味著,他面對如今的局面沒有絲毫方法。
畢竟,人多了,矛盾就多了。
軒轅暗中派遣絕對忠心於自己的族人和修士,隨便找了個由頭,和另一家小型部落鬧出矛盾,剛開始,軒轅還會親自出面調停,甚至有模有樣的給對方賠償了損失。
只是他前腳走,後腳便有鬧出了矛盾,就這樣,一來二去,原本的小矛盾逐漸升級,最後鬧得不可開交,兩個部落直接兵戎相見。
但是,面對著軒轅親自調教的精兵強將,對方的部落根本抵擋不住,請來周圍的大部落進行調解。
見有大型部落出面調停,軒轅借驢下坡,退兵返回,只是吞下的那些地盤,卻是無論如何都不會再吐出來。
不出半年,有熊部落又因為一件小事,和對方鬧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