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轟……轟……”正月初八的清晨,是在轟隆隆的炮聲中開始的。

“再來!”實驗指揮員揮動著旗子。

“滄……咔嚓……轟……”實驗員一號獨自操持著一門實驗型號的新三七速射炮,打出去一枚炮彈。

“轟……嘩啦啦……”炮彈畫著平直的痕跡飛過一千米,打在了靶場上的一塊大石頭上,炸開了一片碎石。

這門正在被實驗的三七速射炮,是韓簫帶著人藉助嶽小軒帶來的資料,再結合測繪的鬼子的三七速射炮製造出來的。

根據韓簫的說法,這門炮實際上就是在一些細節上做了改動,最根本的還是萊茵公司的原版血統。關於這一點,胡一舟是相信的,哪怕他沒見過原版的實物。

在靶場的一角,胡一舟他們躲在掩體的後頭看著實驗現場,韓簫和王志勇這倆技術負責人在邊上陪著他。

至於跟來的勤務班,就在不遠處進行體能訓練,主要是幾個老兵針對趙山河進行訓練,給這個小傢伙打底子。等打好了底子,就是技戰術的訓練了。

“團長,您看,我們的新炮如何?”看了一眼遠處正在做俯臥撐的勤務班,韓簫笑眯眯的問胡一舟。

“炮好不好先不說,炮彈沒問題吧小王?”胡一舟問負責炮彈生產的王志勇。

“團長,您放心,帶回來的資料上也有關於炮彈的生產技術。我們本來就有這方面的積累,再加上資料支援,完全可行!”王志勇說道。

“這個事情,沒有大量的實彈檢驗,你還是不要拍胸脯做保證。咱們搞軍工,一定要謹慎、小心、仔細,要實事求是。”胡一舟說道。

“我明白!”王志勇回答到。

“嗯,咱們等著吧,等這批炮彈打完了不出問題,你們再去檢驗一下炮體。如果沒問題,那就按照這個標準生產!”胡一舟說道。

“行,聽您的!可是我們要生產多少出來?這東西咱們團用不了多少吧?”韓簫問道。

“如果質量能保證,那就……先造出20門出來!炮彈的話,一門炮至少要配上200發炮彈,到時候我會給你們任務!”胡一舟說道。

“是!”兩個人說道。

說完了這些,胡一舟沒有在跟兩人說話,而是在思考速射炮造出來之後後該怎麼加以利用。就像韓簫說的那樣,保安團真的是用不了多少速射炮的。甚至保安團出去作戰,還是以迫擊炮為主的。

所以,這些炮在保安團最大的用處就是放在保安團的一些防禦節點上作為直射火炮用。

可是,如果把這這個速射炮改變一些不影響效能的外觀,作為兵工廠的新產品加以出售的話,那用處就大了。最好的,其實還是“交易”給八路軍們。

聽劉敢說,八路軍的武器當中還真有好東西,據說是校長當初分給八路軍的幾門20mm速射炮。只是炮彈太少,平時都不捨得用,只有遇到大戰惡戰,並且需要師長的同意才能拉出來打幾炮……

所以,如果能保質保量的造出速射炮,胡一舟覺得還是得想辦法給咱們家送去一些。胡一舟相信這些武器去了八路軍那裡會起到更大的作用。

至少,八路軍可以鬼子那裡繳獲的一些三七速射炮的炮彈就可以拿來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