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章,八路們幹了點活(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不能說兵工廠之前造出來的步槍不好,而是不如專門造出來的好。
比如從那往後,再造馬四環的時候,所有的零件都可以選用質量最好的,次品不要。
比如槍管選用最好的,次品生產通用機槍,多出來的交給家裡的兵工廠造步槍或者自己造。
其他的零件也是如此,選用精度最好的那一批,多出來的有興趣就造一些品質次一點的步槍。
但這樣一來,生產能力就是隨機的,形成不了批次的。
其實吧,胡一舟給保安團的定位還是零件的供應商和裝置的供應商。比如槍擊撞針等等體型小,分量輕,但是要求精度和材質又很高的零件。
這些東西體型小,但是生產難度高,正好符合九寨兵工廠的生產形勢。
談判完成,隊伍回到九寨,還把那架飛機的殘骸當中弄了些材料帶回了九寨。
剩下的事情,就是加緊生產,準備交易了。
生產的事情胡一舟沒有過多的去督促,而是分心在了民兵和新兵的訓練上來。他每天會在兩個訓練營走一趟,看看他們的訓練情況。
一營的新兵完全按照訓練手冊在走,那需要一個很長的時間才行。倒是民兵的訓練可以簡單一些的來。
一個是因為民兵不是主力部隊,而是民兵的年齡限制了他們的發展,上歲數的老人了,再訓練也比不過小夥子們出成績。
再一個……彈藥消耗太大了……供應不起啊……
不說子彈,就單說民兵擲彈筒訓練班吧!
在完成任務回到九寨後,田鄂那個60人的擲彈筒兵培訓班很快就畢業了。
60個民兵在經歷了每天就是測距測距調標尺打擲彈筒榴彈的訓練後,一個個的順利出師,成了各個村子的寶貝疙瘩。
當然,這個看似簡單的訓練背後,是田鄂領著這些學員們在九寨所有適合的地形進行了最為細緻的測距訓練。
比如前方300米的戰壕目標,前方320米的重機槍目標,前方20米高處山坡上的輕機槍目標……
除了測距,那就是訓練彈擊訓練和實彈射擊訓練。60個民兵,每個人都消耗了30個訓練彈和20個實彈。
這背後,並沒有強大的資金和資源支援是不行的!光是實彈訓練就廢掉了1200個50mm擲彈筒榴彈啊。
不說這個榴彈裡面的炸藥、上頭的音信、彈殼的鐵了,光是那一圈紫銅密封圈就得多少錢?再加上1500個訓練彈呢?
所以說,不是有錢人,是真的玩不起這個。光是民兵就如此大的訓練投入,就別說一營的正規軍了。
因為在訓練民兵的透過,一營當中也選出了足夠的擲彈筒兵來進行訓練了。而一營的擲彈筒兵訓練,所消耗的資源會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