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後期輕傷員們的傷愈歸隊,保安團三營的總人數恢復到了665人,缺失的數額是85人。

二營一連一排的戰鬥班隨著嶽小軒北上了,只留下了重機槍和重型霰彈發射器的戰鬥組,胡一舟還需要找個排長,再找上36個士兵補充進去。

至於一營的情況,胡一舟打算就這樣了,500人再加上一些傷愈歸隊的老兵,有多少算多少就是了。

所以,胡一舟把目標看向了一直在二道坡宋家莊這裡守著重機槍工事的涉縣連身上。

當初打涉縣的時候,挑揀了身家清白的涉縣青年120人組成了涉縣新兵連,就一直放在了宋家莊這裡訓練駐守。後來反九路圍攻的時候,跟隨主力部隊打黎城,犧牲了24個,還剩下96個人。

從那以後,這些新兵們就一直在這裡駐守並訓練著,可憐的新兵蛋子們到現在都還摸不上九寨的大門。

所以,為了補充三營和二營缺失的建制,胡一舟就把注意打到了涉縣連的身上。

這些新兵別看只有一次戰鬥的經驗,但是訓練是從沒拉下,就是戰鬥經驗缺失了而已,放進兩個主力營正合適。

把涉縣連補充進入主力營,再從後勤保障營當中抽調一部分老兵填充進入兩個主力營就可以了。

為了彌補涉縣連缺失而造成的二道坡防守力量變弱以及彌補後勤保障營,胡一舟又打電報讓還在路上走著的姜大江他們在沿途再招120個新兵回來。

這些新兵不要在一個地方招募,就在沿途的村鎮上,招募那些知根知底的17到20歲的年輕人。

有了這些新兵們,二道坡的重機槍防禦工事依舊穩健,後勤保障營也能從一營抽調一些新兵補充進去。

實話是說,二道坡的重機槍坑道工事很重要,但是並不需要這麼多的兵員在裡面。因為這裡還有36個最早的九寨傷愈老兵在這裡負責守著。

這些老兵或者傷了腿,或者傷了胳膊,多少帶些殘疾。因為傷勢重,已經跟不上一線作戰部隊的行動,只能退到二線部隊。比如這裡的防禦工事就正適合他們。

現在二道坡這裡的防禦,已經變成了一個體系。從坡頂的工事到山崖對面山坡上的工事。整個形成了一個重機槍組成的火力網。

山崖對面的山坡坑道中依舊是6挺九二重機槍。而在這邊的山坡上下,卻是明面上的12個堅固的通用重機槍工事。而這些重機槍工事,現在就是涉縣連在負責。

原本,這裡是三營一連的防區,後來三營出征,就成了二營一連三排的防區了。別看守軍很少,但其實這裡的防禦工事體系,足夠一個主力步兵營在這裡駐守的。

當然們這裡其實也用不了多少人的,因為南邊不遠就是南委泉,有劉敢在那裡當前哨站呢。

隨著胡一舟的車隊駛上坡頂,停在宋家莊軍營外面,等在軍營門口的涉縣連連長鬍齊、宋家村民兵隊長宋喜定,以及二營一連三排的排長李少猛已經站在了軍營門口。

“團長,團長……”看到胡一舟下了車,他們熱情的過來打招呼。

“我就是過來看看順帶說點事情,胡齊跟著我,你們倆該幹啥幹啥去!別看我回來了,但是九寨周邊的戒嚴還沒有停止!宋喜定,你繼續安排你們村的民兵在路上設卡,小猛子你繼續安排山頂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