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少說,書歸正傳。

胡一舟從靶場離開之後,帶著人來到了專門生產栓動步槍的車間。進門的時候,韓簫正帶著高磊他們對面前的一排步槍進行檢驗。

“團長,團長……”見到胡一舟進來,眾人不自覺的圍攏了過來。

“聽說你們的步槍生產線建立的差不多了,我就過來看看!這是新出的步槍?質量如何?有沒有實彈射擊檢驗?”胡一舟也看到了那一排步槍。

“報告團長,這是我們第一批次的步槍,總共20支,從測量的資料上看,質量沒有問題,只是還沒有進行實彈射擊!”韓簫回答道。

“嗯,這些槍用的槍管鋼是哪一種?”胡一舟問道。

“據說是您之前從兵工署那裡得到的那一批!”韓簫說道。

“哦,那就沒問題了!這樣,等會兒咱們在靶場實彈射擊一下,再測試下極限條件下的效能如何!老韓,給我說道說道你這個步槍生產線!”胡一舟說道。

“好的!”韓簫自然沒意見。

“團長您看!這個車間從那頭到這頭就是整條的生產線!因為咱們的裝置有限,工人也有限,所以一些地方就進行了分散粗加工,集中精細化處理。”

“這裡,是最終的組裝平臺,前面各工段造好的零件會在這裡進行組裝測試!那邊是槍栓的生產組,因為我們不需要自己切削槍管,因此省去了一部分工序,只需要……”

韓簫這小子還真是有兩下子!栓動步槍的零件總共就那幾個,槍簧槍管都有專門的工坊生產,他這裡只需要進行最後的精細加工組裝除錯就行。

比如槍栓在鍛打車間經過鐵建師傅們鍛打和粗製打加工之後,會在這裡進行精細的加工。然後和其它精細加工後的零件在組裝平臺上組裝起來就是成品槍了。

就連組裝平臺也是分了幾道工序來的。

當然,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每道工序都有好幾個工人師傅在進行加工,最終組裝的人員反而少一些。

“如果合格的槍托管夠,槍管管夠,原材料不缺,那麼你這裡一個月最多能造出多少支步槍?”胡一舟問道。

“就目前的裝置人員來看,一個月在800支步槍左右!這已經是咱們的極限了!再想多生產,就得增加人工和裝置!”韓簫回到道。

“嗯,那就保持這個樣子吧!槍托的問題,咱們九寨周邊的木工師傅都被徵集的差不多了,你這裡只能等一下!用不了多久,槍托就夠用了!”

“但是,我要強調一點,那就是標準化!一定要做到標準化生產!這是我一直在強調的!同樣型號的槍支,必須做到零部件通用!”

胡一舟一直很注意標準化生產這一點,因為它太重要了!

士兵到了戰場上,可沒有誰去給他們修理打壞的槍支的,胡一舟也沒空。即便是有空,沒有裝置也是白搭。所以,能用幾條打壞的槍拆零件湊一條好槍就很重要了!

“您放心,我懂!”韓蕭說到。

“既然你懂得這個道理,那我就不多說什麼了。記住了,寧可產量降下來,也要把質量搞上去!你們造的是槍,槍就是戰士們的生命!容不得半但含糊!”

最後一句話,胡一舟是對著在場的工人們大聲的說的。

“明白!”工人們喊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