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稜軍刺的設計圖紙已經給了老師傅,胡一舟也就不再去關心這個問題了。而是把負責衝鋒槍彈匣的老師傅叫過來,給了他一個多少帶一點弧形設計的30發彈匣圖紙,讓他一併給製造一些出來!

這個彈匣,就是給捷克式機槍用的!

相對於捷克式的20發彈匣,胡一舟更喜歡後來的7.62版本的捷克式改的30發弧形彈匣。嗯,那是56衝鋒槍的彈匣,弧度更大。

戰場上,需要輕機槍的持續火力的時候,多出10發子彈,火力的延續性就提高了50%。這筆賬還是會算的!

胡一舟設計的三稜軍刺沒有采用56式的380mm長度,也沒有參照中正式刺刀的總長575mm,刀身長達428mm的設計。而是別出心裁的再加長75mm,達到了650mm。這個刺刀長度,都能當砍刀用了。

這樣幹,就是為了彌補中正式步槍和三八式步槍的槍身長度。當然,中正式也不一定看得上三稜軍刺。

所以,胡一舟弄得三稜軍刺暫時是給自家的馬四環和自己設計的沒有完全照抄98k的步槍準備的。

&nm,加上刺刀刀身545mm,在長度上已經可以和鬼子的三八步槍對比了。三八大蓋加刺刀長度為1675mm,但是咱這邊有個身高臂長的優勢……

至於刺刀過長過重的問題?胡一舟只能呵呵了!

不過,胡一舟可不希望自己手下的人將來天天的跟鬼子拼刺刀玩。打鬼子還是槍戰為主才行!

畢竟大量裝備漢陽造這款老步槍的情況下,再長的刺刀也白搭,甚至還不如紅纓槍好用!因為漢陽造槍長955mm,怎麼加長刺刀也是沒用!

胡一舟為啥非得弄出霰彈槍這種明顯有些過時的武器出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胡一舟設想出了幾個應用霰彈槍的場景:

打炮樓,戰士們九死一生的衝到了炮樓跟前,面對著噴吐火舌的機槍射擊口,戰士們拉火手榴彈扔進射擊口,結果被眼疾手快的鬼子又跟扔了出來。

有的戰士想到了延時三秒的辦法,可惜手榴彈質量不過關,把自己人給炸了。

這時候,威猛的的霰彈槍出現了,英勇的戰士身貼牆壁探出霰彈槍對著鬼子的幾個射擊口開始射擊,幾聲槍響過後,整個世界安靜了!

拼刺刀。

頭上扎著衛生巾的的小鬼子敢死隊發起了決死衝鋒,快速逼近我軍陣地。時間只夠扔一輪手榴彈的,鬼子衝得太快了,人也太多了。

這時候霰彈槍出現了,威猛的霰彈槍先生展開了連續射擊,以平均0.8秒一發的速度橫擺連射,之後重新填彈的功夫,剩餘的鬼子已經離陣地不足十米。然後就是戰士們跳出戰壕和所剩不多的鬼子白刃戰。而鬼子身後,是滿地打滾身上或多或少鑲嵌了幾顆小鋼珠的鬼子……

當然,這樣的場景只能是想象一下!霰彈槍作為塹壕槍,打打塹壕戰,室內戰,甚至巷戰還是可以的。真要是擺到陣地戰,基本沒啥鳥用。

並且,沒有重機槍迫擊炮輕機槍等等的打配合,霰彈槍也起不到多大作用。只有在雙方白刃相接的時候,霰彈槍才能發揮出射速和散射的威力。

不過這跟衝鋒槍一比,根本就算不了什麼!有衝鋒槍,傻子才用霰彈槍!

可是問題就在這裡了,咱們家不是弄不了衝鋒槍的子彈麼?相對於衝鋒槍的毛瑟手槍子彈,霰彈槍的12號鹿彈畢竟要好生產一點!銅彈殼復裝子彈也容易一些!

在獨角牛、單打一這樣的武器都被當成寶的軍兔們那裡,霰彈槍總歸會發揮一點點威力的!等咱們軍工搞起來,子彈多了,誰特麼還用這玩意?

不過,塹壕槍也有屬於自己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