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九洲三傑(第1/4頁)
章節報錯
我本凡間一童子,入得仙道求逍遙。
興之所起心所向,不做所謂第一人。
……
“道可道,非常道…”太虛宮中,一白鬚老者靜坐蒲團之上,雙目微閉,口頌道門典籍。
“道可道,非常道…”
此時,只聽得一聲稚嫩之聲響起,原來是老者座下,有一年輕童子正搖頭晃腦地跟讀。
“名可名,非常名…”
“名可名,非常名…”
童子又跟著誦讀了一句,只是讀到了這,卻見老者緩緩睜開了微閉的雙目,眼中只感有精芒流轉。
看了一眼童子,老者淡淡地說道:“小兒,你的心卻又是亂了,我早先便與你說過,心若不靜,縱使口唸千遍萬遍無上玄妙,又有何用?”
童子聞言,端正的坐姿頓時一鬆,如一灘爛泥一般,無力地癱軟在了蒲團之上。
“師父,此篇文者,我入門多久卻就是讀了多久了,每天如此,怎生得起興趣?每天如此,又怎靜得下心來?”只聽得童子有氣無力,如此懶洋洋地抱怨道。
老者聞言,頓時皺起眉頭,臉上盡是不滿之色,“果真是無知小兒,這是我道門的無上名章,能悟得其中一二,便受用無窮,你這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童子聞言卻是撇嘴,神情盡是不以為意之色,道門的《道德經》卻已經是爛大街了,自己在凡俗時,誰人不是信口張來便能背上幾句,可也從沒聽說,有人從中修得無上真法。
老者見童子表情,明顯也是猜出了童子的內心想法,略顯無奈地輕輕嘆了一口氣。
心中無道,念中無感,便是盛世名典在前,又有幾個人能讀懂其中真意,感悟其中真理。
“且靜下心來,用心感悟其中真意,你天資不凡,假以時日,便是做那整合道門的魁首也可盼得。”
老者語重心長,言語之間,更是將畢生的心願寄託在了童子身上。
當今時代,又稱道衰時代,顧名思義,便是道門落敗的時代。
天下原本道為首,可自從道門領袖玄天策離開後,道門之內,再無可一力承擔起道門大任的人出現,道門由此分裂,除本就存在的三清三大支主脈,更是分裂出無數支小支脈。
道門分裂,而儒門佛門卻是興盛依舊,道門再不復往日三道之首的強盛,地位岌岌可危。
對道門榮譽感極強的老者,其畢生心願,便是希望,能重新整合分裂的道門,重現道門的輝煌。
而童子,便是老者的希望。
老者已是老邁,本以為此生無望再見道門輝煌,然而不久前,無意間尋得眼前的童子,頓時驚為天人,遂帶上山培養修行。
上山之後,童子也果真不負老者所望,天賦甚是驚人,堪稱道門有史以來之最,這讓老者也不由地覺得,此生有望再見道門重回巔峰。
童子聞言,只看了老者一眼,隨即笑著說道:“我本凡間一童子,入得仙道求逍遙。興之所起心所向,不做所謂第一人。”
老者當場為之愕然,隨後就自嘲地笑了,暗道自己多年修道,如今竟然還不如一介童子深得道門真諦,確實是自己執著了。
這般想著,老者又是看向童子,不由得內心暗讚道:“果真不凡,修道先修心,此子之心性已經暗合道門至高真妙。”
想了想,老者也不再強求,“也罷,以你的心性,已經無須再讀此《道德經》,英果類先賢。”
童子聞言大喜,“謝謝師父。”
興奮片刻之後,童子冷靜下來,又是詢問到,“師父,那我們今日卻是做些什麼好?”
此時在童子心中,只要不是念書,想來做什麼都是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