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如今,距離恆國攻佔祥興郡已近一年。由於林凡廣施仁政,與民生息。和當初腐敗的宋庭形成了鮮明對比。得到了大部分祥興郡百姓的擁戴。從涇河縣到臨安,各地百姓夾道歡迎。

“大王,祥興郡郡守耶律辯才求見。”

臨安城原宋國王宮之中,林凡正與嫦娥兩人在御花園嬉戲,裴旻卻一路小跑,趕過來稟告道。

“不是剛剛才分離麼。他找我幹嘛?”

林凡摸了摸下巴,有些疑惑,但他還是對裴旻說道:“直接讓他過來吧。”

“喏。”

裴旻領命而去,沒過一會,便帶著耶律辯才走了過來。

“微臣參見大王!”

“耶律郡守無需多禮,你找本王,可是有什麼要事麼?”

“我們恆國不是一直設有招賢館麼,臣自上任以後,一直不敢懈怠大王的旨意,在祥興郡廣發招賢榜,如今已有不少的賢才過來投效,被臣安排在郡中擔任小吏,只是其中卻有一位大才,能力遠在微臣之上,臣想將他推薦給您。”

見林凡詢問,耶律辯才連忙說道。他也明白,自己能力根本不足以擔任郡守之職。能做上這個位置,全靠自己弟弟耶律楚材的情面。所以對待林凡的命令和政策都非常上心。

“噢!很好。耶律郡守為我恆國招攬大才,實乃大功一件!”

“微臣不過是在做分內之事罷了,還是大王文成武德,仁義威名,郡內百姓家喻戶曉。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侍。”

話雖如此,但林凡心裡也清楚,不是上面下達的政策,下面都能完美執行的。不然這麼久也不會沒有地方官員向朝廷推舉人才了。招攬人才,耶律辯才必定也是出了很大的力。

“此人身在何處?”

“就在行宮外,等候大王的召見。”

“那就帶他過來吧。”

“微臣領旨!”

耶律辯才領命而去,只片刻便帶著一名青年文士走了過來。這文士生的儀表不凡,面目清雋,見到了林凡,眼睛裡爆發出兩團異彩,行禮道:“草民文天祥,參見大王。”

文天祥!

林凡聽來人通報姓名,先是難以置信,隨後則是大喜過望。

文天祥,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學家,抗元名臣,民族英雄。與陸秀夫、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雖然在滾滾歷史長河中,他的能力並不顯得多麼光彩奪目。但他的忠城卻為後人所津津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