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墨門李元霸(第2/2頁)
章節報錯
“大王,我不要命。”楊玉環上前,直接上去就摟住了林凡。
………
林凡怒火中燒,當場…………(又被封了,無奈省略號)。《紫薇星河錄》不愧是帝王功法,讓修習了一年的林凡,額外有了鏖戰的能力。
次日,林凡一方面派人,與爾朱榮取得聯絡,促進他和林清婉的結盟,想必此時被拓跋珪攻擊的爾朱榮,現在也迫切的需要一個盟友,以免自己被孤立吧。
另一方面又讓鴻廬寺派遣使者,出使金、遼兩國,進行勸降。前些日子,三方攻打越國,確實狠狠撈了一筆,但隨後墨門出手,上杉謙信回援織田信長。也使得完顏守緒與耶律大石無奈結束了對越國的侵略。此時兩個坐擁一郡的小型諸侯國,在恆國面前,已經算不得什麼了。
……
大隋帝國,早先隋煬帝楊廣大興土木,徭役日重,又每年到民間選徵美女入宮,地方官吏趁機作崇,強佔民間良女。
如今出兵突厥,兵民死傷嚴重,加之連年旱澇災害,百姓不聊生,苦不堪言。去年八月,出身貧寒的鐵匠王薄,便於長白山雕窩峪聚眾起義,作歌曰:“要抗兵,要抗選,家家要把鐵器斂,斂起鐵來做成槍,昏君髒官殺個光。”
歌謠迅速傳遍長白山區,參加起義的人數增至萬餘。他又作《無向遼東浪死歌》:“長白山前知事郎,純著紅羅錦背襠,長矛肖侵天半,輪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聞官軍至,提刀向前蕩,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附近貧苦農民,多往歸之。短短數月間,各地響應者無數,王廠薄的隊伍也擴張到了十萬,攻佔了半個山東地區。
清河郡漳南縣,竇建德所在的劉家屯,因為天災人禍,也由原來數百餘戶人家銳減到幾十餘戶,逃亡的浪潮席捲全國,但凡年輕一點的青壯,都紛紛離家逃亡,以免被官府拉去服兵役,連竇建德的摯友劉黑闥也丟下妻兒,一走了之。
雖然這一年來,有許許多多的異人慫恿他造反,但都被他趕走了。造反對他而言,簡直就是一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雖然隋帝暴政,但還沒到活不下去的時候。為此他還特地去縣中備了案,把異人群體給告了。
竇建德不逃不叛的原因是,他的家中還有一點點餘糧,可以靠熬粥渡過這段最艱難的時光,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妻女不受牽連。親情是一種無形的束縛。
但很多事情都是不由人的,幾天前,各地都傳出訊息,官府開始大規模徵兵,凡大隋帝國境內的所有青壯之士,都必須從軍,去邊境參與對突厥的戰爭。
這個訊息在清河郡各縣擊起千層浪,如果是從軍去京城戍衛,為了吃軍糧,大家都會踴躍報名,但是去邊境打突厥,誰都明白,那是去送死。
不過竇建德並沒有擔心,此時的他都已經步入中年,做了外祖父的人了,徵兵也不可能徵到他的身上。
直到這天早晨,漳南縣縣尉親自帶著幾十名衙役到他家中,要給他辦理了服役登記,他才知道自己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
每個郡都有最低募軍名額,漳南縣這邊定的是五千人,如今,縣中連五千個男人都湊不齊,竇建德怎麼可能躲得掉。
儘管被募集為從軍,但竇建德還是決定認命,他非常配合官府,再加上他曾擔任里長,在鄉中威望很高,很快他便被任命為二百人長,在縣城中帶領二百鄉勇訓練,準備下個月中旬趕赴邊境。
如果不是因為要去邊境,其實從軍的日子倒也不錯,每天除了訓練就是睡覺,還有一目兩餐的官糧管飽,竇建德是兩百人長,還能多得一點米,託人帶給妻子,也能保證妻女的口糧。
這種結果,甚至讓竇建德感到一絲幸福,如果運氣好一點,西征突厥說不定也能僥倖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