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青龍偃月刀(聖)、綠頭巾(白銀)綠色戰袍(白銀)

【坐騎】:黃驃馬(綠)

……

建武元年五月一日辰時,金沙城外狄青統領擴編後的虎翼軍團在林凡親自送行之後,士氣高昂的朝開元郡而去。

恆國實行的是募兵制,所有士兵都是自願報名加入的。相比於過去的宋國,在恆國在士兵的待遇上是極其優厚的。哪怕受傷陣亡也能領上一筆撫卹,確保今後的生活無憂。

故而恆軍士兵非但不怕發生戰爭,反而期盼戰爭,因為他們知道,如果自己重傷,恆王會給他們安排後半生的生活;如果不幸戰死,家人也能獲得一筆無比豐厚的撫卹金。如此一來,誰人不事事爭先,前赴後繼呢!

不過與之而來的是鉅額的財政赤字,也差點把身為丞相的耶律楚材和作為掌管財政部的劉晏給逼瘋了。

畢竟,如今的恆國百廢待興,能以7百萬左右的人口養起三十萬大軍,也才堪堪存下些許收入,只是面對那高額的撫卹金,就有些吃不消了。

雖然恆國沒有夏國這麼誇張,但同樣有些“以戰養戰”的意思,這次是添了宋國這個大血包,才能夠繼續維持體系,如果如夏國一般,遲遲拿不下遼國,恐怕此時的恆國已經因為經濟問題,發生內部動亂了。

不過為了讓國庫能夠有所存錢,林凡在丞相耶律楚材與財務部尚書劉晏的建議下,砍掉了一些宋國士大夫們的優待。

這些士大夫本來都是由宋國發放俸祿的,後來宋國各地開始向恆國投降,他們也自然而然的成了恆國計程車大夫階級,雖然林凡很想直接罷免他們士大夫的爵位,但為了祥興郡的穩定,能夠快速的恢復生產,林凡也只能保留他們的位置。作為戰敗方,減少一些他們的優待,倒不至於引起他們的反彈。

而就在恆國虎翼軍團出征開元郡的時候,西遼郡河中縣,西夏軍大營中。此時的李元昊,正滿臉鐵青的看著大帳內隨他出徵遼國的夏國文武。

看著怒氣勃發的李元昊,眾人不敢有一句多言。生怕被李元昊當成典型,揪出來發洩。

幾日前,李元昊在軍師張元的謀劃下,剛剛以一招漂亮的李代桃僵之計。抓住了耶律大石指派在他的後勤線上,四處遊蕩的騎兵主力。並給予了對方一次重創。

但還不待他高興,就收到了東瀛王國守護大名織田信長在夏國各黨項酋長以及他那僥倖不死的親舅舅幫助下,依靠三萬精銳騎兵奪取夏都的訊息!

要知道,臨夏城作為夏國國都,其在夏國百姓乃至士兵心中的重要性可想而知,連作為國都的臨夏城都被東瀛王國拿下了,可想而知此時夏軍計程車氣。

光是這兩天,就有數起叛亂髮生。甚至連李元昊的質子親軍,御圍內六班直,都有了不穩的跡象。

“諸卿,說說眼下有什麼辦法吧?”

對於李元昊的發問,眾人不由一陣寒噤。最終還是軍師張元出列,朝李元昊道:“大王眼下我軍只能班師回朝。”

聽到班師回朝四個字,李元昊眉毛不由一抽,但卻知道這是當下唯一選項的他,只能強忍怒氣,在緩緩吐出一口氣。朝張元問道:“可眼下耶律大石虎視眈眈,萬一我軍此時撤兵……”

“不難,大王可先將主力伏於河中縣南部15公里處的丘陵之中,再派遣死士將我軍撤退的訊息謊報給耶律大石。無論耶律大石信與不信,必然領軍出城,到時我軍故意表露空虛之象,誘其入埋伏之地。必可一戰破敵!”

在經過一陣天人交戰後,最終李元昊只能點頭道:“好吧,就依軍師!”

在同意了軍師張元的謀劃後,李元昊按照計劃假意撤軍,如張元所料一般,遼軍果然進行了追擊,只是領頭之人並非是耶律大石。

在埋伏好的丘陵處,李元昊毫無懸念的伏擊重創了遼軍追兵。然後帶著恢復了些許士氣的西夏軍火速趕回臨夏城,同織田信長展開決戰!

這一戰,織田信長和李元昊精銳盡出,雙方戰術指揮也都運用到了極致,雖然開始的時候,李元昊依靠七階重騎特殊兵種鐵鷂子以及兵力的優勢,佔了上風。

但就在織田軍即將崩潰的那一刻……

樂文